中國警訊頻頻 如何才能免疫?

二月一日,中共中央頒布一號文件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明顯減緩,對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衝擊已經不斷顯現。此一文件承認,今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而中共的一號文件再度針對三農問題,也顯示在全球金融海嘯的襲擊下,包括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出現了危機,中國領導人不得不感到戒慎恐懼。

全球金融海嘯造成各國金融急凍、產業緊縮、失業遽增、消費保守,過去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經濟發展高度仰賴出口,自然難逃被波及的命運。為了應付經濟難題,中國甚至提出"家電下鄉"的政策,希望利用政府補貼,擴大內需來去化無法出口的庫存。當各國的失業率直線上升,失業勞工一職難求之際,中國的勞動市場所受到的衝擊更為可怕。去年元旦實施新勞動合同法所造成的廠商外逃,加上這一波更嚴重的關廠歇業,中國的失業問題更形惡化。

在中國,外出農民工是產業的主力,佔了絕大多數的工人比例,在各大城市、工業區就業的農民工,估計超過一.三億人以上。如今,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在中國的企業倒閉、歇業層出不窮,那些農民工失去工作或入不敷出,只能選擇倒流回農村。根據中國官員所言,目前約有二千萬農民工失去工作而返鄉,佔了外出農民工的十五.三%。可以想像,非農業收入早已超過農民收入一半以上的農村,無法容納龐大的倒流農民工。果真如此,不啻形成中國社會安定的一顆不定時炸彈。中共的一號文件針對農業、農村、農民所謂的三農問題,道理便在這裡。

事實上,令中國領導人膽戰心驚的,不只是三農問題。今年即將出籠的六百多萬大學畢業生,立即面臨就業困難,在在考驗著北京當局。多年來經濟總是二位數成長的中國,已經陷入"保八"的艱苦戰,如果連"保八"也做不到,出問題的就不只是農村而已了。目前,中國因為出口重挫,企業關廠、歇業、裁員、積欠工資,已經在各大城市引發許多抗議事件。只不過,由於中國一貫壓制新聞報導,這些抗議事件都被淡化或完全封鎖。

可以說,中國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已經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這也難怪,最近中國領導人一再放話,中國只能管好自己,沒有能力救世界。此一訊息明白告訴我們,經濟想要靠中國,是靠不住的。

溫家寶說,中國經濟成長"保八"有一定的難度。凡是對中國經濟具有敏感度的人,都不難從這句話嗅出中國經濟情勢惡化的警訊。反之,在中國經濟亮起紅燈,社會騷動蠢蠢欲動之際,中國經濟金融危機持續惡化,不僅西移企業難逃一劫。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