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紅包成了沈重負擔

今年的春節對楊紅櫻(26歲,房地產策劃)來說與往年不同,剛剛結婚的她和丈夫,今年春節第一次給兩家的晚輩派紅包。

為了準備今年春節的紅包,她和丈夫李波先向同事打聽行情。按現在每個紅包100元到200元人民幣,她和丈夫兩家的晚輩加起來有近20個,再加上給雙方父母的紅包,她的預算超過了6000元。

日前,她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無可奈何地說:"春節紅包把我年終獎金全搭進去了。送紅包成了一個很大的負擔,覺得好沈重。"

春節到了,又到了派紅包的時候。最近,重慶市網民對於春節"過年壓歲錢,你打算給多少?"等相關話題發表了看法。《重慶晚報》和大渝網也在網上對347名市民進行電話調查,同時也有331名網友參加了網上隨機調查。

綜合兩個調查顯示:52%的受訪者選擇晚輩壓歲錢"工作後就不發",21%的人認為"應以年齡為界,18歲後不再發",15%的人支持"成家後才不發",4%的人讚同"晚輩都要發",另有8.5%的市民表示"壓歲錢僅是象徵意義,不一定非要給錢才能表達祝福"。

調查中,53%的人將給每個晚輩約100元及以下的壓歲錢,33%的人給200元至500元;選擇給500元以上的佔到8%;另外,6%的人選擇給1000元以上的"大紅包"。

調查還瞭解到,在壓歲錢的總支出上,63%的市民表示超過2000元,另有17%的人超過5000元,僅有11%的人表示壓歲錢支出在千元以下。

《課堂內外》編輯朱駿陶告訴本報,過年她要給父母送紅包,每人各1000元,給自己的孩子800元。至於親朋好友的孩子,一般都是200元。至於紅包對她是不是負擔,她回答說:"不是負擔,因為我也有孩子,人家也會給我送的。"

在重慶電視擔任編導的吳紅表示,過年她給家裡的妹妹們,或者比她小一輩的侄子侄女們紅包。一般是包100-200元一個紅包。她說:"我認為紅包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新年習俗,它像徵了美好的祝願和好運,也是孩子們一年中最期待的禮物,也是長輩對晚輩新年的美好祝福。"她也指出:"紅包不在於錢的多少,它更多的傳統意義是圖個吉利,來年討個好彩頭,象徵了人們對來年的憧憬。我覺得心意到最重要。"

網路調查顯示,有75%的人"希望壓歲錢回歸象徵意義,給個20元、30元就行。"

"不能讓孩子養成白拿錢習慣"

不過,也有市民對給不給紅包有其他看法。市民劉放表示:"壓歲錢可不給,祝福可通過別的方式表達。"他說,他不給壓歲錢不是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而是認為,錢應該是掙來的,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白拿錢的習慣。

重慶復旦中學語文老師曹建川表示:"壓歲錢傳達的僅是新年祝福,不應以錢的多少來衡量,呼籲大家選擇有意思、又節約的方式去表示心意。"

至於孩子收到的紅包應如何管理,調查中,50%的市民打算"引導孩子購買學習用品",23%的人選擇"告訴孩子把錢存起來,以備他用",15%的人表示會"把錢收起來,充作家用",另有12%的人選擇給孩子一些自主權。對壓歲錢會"不管不問,任其處置"。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