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11月出口大減26% 破記錄

日本銀行(央行)22日評估日本經濟情勢正在"惡化",為近七年來首度使用此一措詞。

日本11月出口劇減26.7%,創下歷來最大減幅記錄,也凸顯全球需求萎縮已重創日本經濟。

日銀公布上週決策會議時對經濟情勢的評估說,"日本經濟正在惡化",且短期可能更加嚴峻,部分原因是企業信心滑落,民間消費緊縮,且生產大幅減少。這是日銀2002年3月以來首度以"惡化"形容經濟情勢。

日銀的悲觀評估反映上週公布的最新短觀報告,顯示日本企業信心以1974年石油危機以來最快的速度惡化。日銀在19日的決策會議宣布把基準利率從0.3%降為0.1%。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近幾年的成長主要靠強勁的出口支撐,但今年來全球經濟衰退削弱對日本產品的需求,導致出口劇減,進而侵蝕企業獲利和信心,並促使業者減產,破產與失業率也升高。

財務省22日公布,11月的出口達5.3兆日圓(6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6.7%,創下1980年開始統計此一數字以來最大減幅,凸顯全球消費者對汽車、電子和其他日本產品的需求遽減。

11月的進口達5.55兆日圓(62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4.4%。11月的貿易逆差為2,234億日圓(25億美元),是繼1月、8月、10月後今年來第四個出現逆差的月份。經濟學家警告,這個趨勢還會持續,甚至日本對亞洲出口也會大幅減緩。

東京日本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Hideki Matsumura說:"需求快速冷卻不只發生在美國和歐洲,也包括俄羅斯和中東。我們預期隨著全球經濟惡化,日本出口還會繼續萎縮。"

整體經濟轉趨黯淡導致信用緊縮蔓延,使日本公司營運更加艱困。

日銀總裁白川方明表示,他對繼續降息持審慎態度,日銀目前的重點在於寬鬆銀根,靜待前次降息的效應顯現。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2日說,日本將是最先從全球衰退復甦的主要經濟體,因為現在的日本不像1990年代那樣揹負過度就業、產能過剩和太多債務"三大包袱",因此未來將"像鳳凰一樣"再度展翅高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