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或阻斷中共科學發展
面對金融海嘯,大陸提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措施,力保明年經濟增長。但跡象表明,地方政府和特殊利益集團普遍存在的短期行為,會使這些政策嚴重變形,造成與中共宏觀調控和科學發展觀相對抗的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一個是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風向標,正遇地方政府死挺房市的挑戰;一個是環境保護--科學發展的風向標,利益集團成功壓制環保,上演『環評大放水』,中央政策面臨嚴重變形之現實。
房地產方面,中共政府一直加大力度貶抑過高的房地產價格,如加大經濟適用房的供應,但在地方卻出現了政府收購開發商商品房,以圖維護高額土地出讓費用的現象,被一些評論揶揄為『中央政府救經濟,地方政府救房市』。過高的房價,一是會吞噬掉本來就收入不高的工薪階層的大量收入,二是會嚇阻普通民眾的消費慾望,與中共啟動內需的政策完全相悖。這種死挺房價的行為,說明地方政府只顧眼前,不顧未來,根本沒有吸取美國金融危機之教訓。美國次貸危機的啟迪是,不要讓房價脫離民眾的實際購買力太遠,因為泡沫一旦破滅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與地方政府行為相反,一些具有預見性的開發商,已經決定不與地方政府糾纏,以萬科為例,王石提前打折賣樓,跑到了最前面,在競爭中掌控主動權,市場佔有率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50%。這亦說明,政策變形的癥結主要在於大陸靠賣地維持財政增長的地方大小諸侯,他們成為阻礙宏觀調控的核心力量。
而在環境保護領域,利益集團借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衰退壓力,和中央保增長政令,似乎已迫使環境保護讓路,將環境保護從國家宏觀層面逼退到部門利益層面。原本作為環境保護一票否決的利劍--環境影響評價,近日已為保增長而進行了改造。據大陸新華網報導,中國國家環保部近日召開了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會,主題就是『保增長』,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甚至強調『不能因為環境敏感就一刀切不批項目』。據周介紹,環保部僅11月下旬就清理批復了項目環評文件93 個,總投資達2600多億元。可見在4萬億的催動下,新一輪『跑部錢進』正蔚然成風,僅環保部不到半個月就放水批准了2600億,可謂是『環評大躍進』,相信未來的日子裡,部門利益催動下的『環評大放水』,將是不爭之事實。估計這些『集中清理』後通過的項目,正是此前因環評而被否決的2萬億元項目中之一部分。而在不久之前,『因環評一項而被否決2萬億元項目』還是主管環境評價工作的鐵麵人物潘岳誇耀政績的一個數據。更說明問題的是,主持這次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會議的,不再是敢於叫停的潘岳,而是另一個副部長吳曉青,看來,潘岳極有可能不再主管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印證了此前港媒關於潘岳遭打壓的傳言。而『災星當頭』的潘岳卻獲人民日報網站『30年來十大環保貢獻人物』稱號,是民望?還是嘲諷?
如今,中共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中共的確面臨是自改革以來所未有之考驗。一方面要落實科學發展,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另一方面又要啟動內需,促進增長,中共科學發展和宏觀調控之路真是『阻且長』。高層堅守經濟增長底線,以增長保穩定,以增長保執政之決心或可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如此形勢下,確保經濟增長已是不易,更遑論經濟轉型了。環保如此,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更難在此次保增長中找到準確的位置。
難怪乎此間一些觀察人士,都發出『科學發展可能緩行』的研判。
但科學發展的確關乎億萬人之未來,關乎中共執政之基,又不能不搞,這也許是習近平近日強調『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重在實踐』的原因之一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