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研究與臺澎研究(三)
筆者受教於梁嘉彬教授,看到梁老師獨排眾議,提出豐富的論證,認為三國「夷州」,「隋代」流求不是臺灣而是今之琉球。梁老師幾乎是以一人對眾人,所提立論其它學者無法駁倒。比較客觀的人則改口而言,「夷州」與「流求」的所在,有二派說法,「臺灣論者」與「琉球論者」。
在這樣的啟發之下,筆者繼續探討,得到不太一樣的看法:
三國「夷州」與隋代「流求」,都泛指中國東方臺、澎、琉諸島;但是從三國時代到隋代,中國人可能知道東方有島嶼,但沒有能力航行到臺澎或琉球。到了宋代,中國航海者到達澎湖,稱其地為「彭湖」;宋代「流求」與元代「琉球」改指今之琉球群島加上臺灣島;但宋元之人來往「琉球群島」,熟悉其地;至於臺灣,不曾登臨,只有傳聞的模湖印象。明初分琉球為「大琉球」與「小琉球」,前者指今琉球,頻繁來往;後者指今臺灣,認為:「其人麄俗,少入中國。」與中國,「不通往來,不曾朝貢。」明代中晚期,中國人始漸入臺灣。
以文物考古方法,可以重建被遺忘的臺澎歷史
以文獻資料探索歷史,受限於文字材料,常常遇到研究瓶頸,無法突破。若有其它有效方法,有機會超越。筆者受過文物研究訓練,發現陶瓷是非常有效的歷史材料。
人類的活動,必會遺留若干器用或物質;而諸種遺物,大多腐敗或風化而消失,如人體,如木器;但少部分對象,成分特殊,難以腐敗,不易風化,可以萬年長存,如陶瓷,如具殼。這些萬年長存之物,便成為歷史遺留的重要見證。陶瓷又因時代因地域而有不同,更是探索過去人類活動,時空定位的有效材料,乃探索往史的上好史料。
臺灣、澎湖早期歷史研究,得助於出土或出水陶瓷者甚多,筆者的認知主要有三:
1.宋元澎湖
調查研究得知,澎湖遺有大量宋元時期的外銷陶瓷,經採集收藏的便有一萬多件,分布在澎湖十八座島上的五十五處遺址。其年代從南宋到元末,大多為福建產品,少量浙江產品。其種類含高級品到一般器用,常見大量相同器物堆積,並且多見東南亞常見的宋元陶瓷,推斷它們是外銷東南亞的商品。這批陶瓷遺留說明,宋元之時,中國船隻運載陶瓷等商品,來到澎湖,再航往他處,澎湖為宋元海外貿易的中途站。
宋元時期中國人海外活動蓬勃,因而熟悉澎湖,利用澎湖。宋元期間中國人在澎湖的活動,是明末中國人移民澎湖、臺灣的前一步。前因後果不可分割,這是臺灣史研究的一項發現。
2.五代澎湖
調查研究發現,澎湖一處地方出土大量的五代十國時期的浙江越窯青瓷,為數多達三千件。這是所知臺、澎出土中國瓷器年代最早之例。
這批瓷器,胎質細緻,釉質溫潤,造形優美,其中數百件細劃著優美而精緻的圖案。依據中國歷代陶瓷特徵辨識,知其產地為浙江慈溪上林湖窯,五代十國晚期吳越國之產品。
吳越國是當時中國瓷業最發達的地區,吳越國晚期窯業發展到高峰,大量進貢北方的趙宋,同時大量外銷海外。
澎湖發現的五代越窯顯示,這是當時外銷商品;它們不是銷售澎湖之用,也不是航往臺灣,可能是貿易船遭到海難而停靠澎湖。當時中國人已經知道澎湖群島,偶有船隻來到,推測這條(批)船隻,因熟知澎湖而停泊靠岸,並非偶然。
五代越窯的遺留說明,五代之時中國船隻偶爾來到澎湖。這是臺、澎出土文物之中,呈現兩岸直接交通的最早訊息。
3.出水晚唐文物
華人渡海來到臺、澎海域的歷史,還可以透過出水文物,而追溯得更早。
筆者所知,澎湖與臺灣附近海域出水文物,年代最早的為唐代晚期浙江的越窯青瓷。
晚唐越窯青瓷不曾出土於澎湖或臺灣土地。出水實物則有多處,筆者所知者三處: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南部海域,以及臺灣西部海域。三處海域所見器物同一類型,同一年代,同一窯址;這樣的文物說明,唐代晚期,中國船只多次經過澎湖北部海域與南部海域,並且航行逼近臺灣西海岸。
這是所知華人來到澎湖、臺灣海域的最早訊息。
一般談論華人來到臺澎的歷史,多始於十七世紀,早於十七世紀者,只有少數數宋代文獻,而訊息模糊。出土宋元陶瓷數量多,呈現豐富的歷史訊息,可以重建宋元臺澎的歷史。宋代之前,毫無文獻資料,出土五代文物,出水晚唐文物,提供了史書遺漏的,華人渡海來臺的早期史料。
結語:
鄭和下西洋是高度重要的海洋史議題,而論者議論千奇百怪,世人不辨真假;華人渡海來到澎湖、臺灣的源頭追尋,疑點重重,是住在島上的人亟待理解的問題。這樣的研究使命,應當是住在臺灣研究海洋史的人的社會責任。以上淺見,敬請指教。
- 關鍵字搜索:
-
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