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茶聯(圖)
對聯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獨有的現象,而茶與對聯相結合產生的茶聯文化,更是一種生在民間,與老百姓生活緊密相連的奇特的文化現象。茶、茶館、茶聯,品茶賞聯,不論是文人士大夫還是販夫走卒,都能從喝茶與賞聯當中獲得自己的人生樂趣。
不少茶聯,寫出了人們千姿百態的生活情調。喝茶是一種享受,儒、道、佛中人都愛飲茶,各人的生活狀態不同,從茶中品出的感覺也不一樣。茶聯,就以大眾化的形式道出了茶客們的生活情調。四川華陽縣城老字號"興盛居茶館",門前懸有一副挺別緻的茶聯:"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而來,品一盞漫話古今。"很明顯,這是一個供路人飲茶解渴的地方,世界之大,行人熙熙攘攘,但同船過渡都是緣,互不相識的人在茶館裡坐片刻喝茶,不也是一種緣分麼?於是在飲茶的間隙,不分你我地漫話古今,說一通往事,哈哈一笑,然後又各奔東西。
蜀地早年有一個茶館兼酒店,門上一副聯語對老百姓的人生世態更是描摹入骨:"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閑,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酒來。"人生很忙也很苦,但再忙也不要忘了喝杯茶,再苦也不忘飲杯酒,這不是及時行樂,而是將艱辛的生活過出一絲快樂來。福州南門外有一茶亭,曾有這樣一副茶聯:"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無煩惱;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几杯各西東。"人生路上,有好山好水相伴,我們何必還要去自尋煩惱呢?雖然我們為了名利而來去匆匆,但也不妨留點功夫來飲茶,因為喝茶也是我們人生所需要的啊!
有些茶聯,寫出了人們對平凡生活的理性思考。唐代僧人皎然的《飲茶歌》云:"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飲茶是件快慰的事,人們從飲茶當中還會發現很多人生哲理,尋找出為人處世之道,茶聯就成了反映人們這種思考的窗口。廣州市有一座著名的"陶陶居茶樓",三樓至今仍掛著一副著名的嵌名茶聯:"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異寸,分寸無遺。"聯中巧妙地用了四個典故,含蓄地勸諭世人要飲食有度,珍惜光陰。與其說這是一副精巧別緻的茶聯,不如說這是一副深奧幽隱的勸世聯,因為它的意義已經超出了飲茶本身。
貴陽城郊圖雲關岔道口有一茶亭,亭上有茶聯云:"兩腳不離大道,吃緊關頭,須要認清岔路;一亭俯瞰群山,佔高地步,自然趕上前人。"這副茶聯,雖然無一"茶"字,看似與茶無關,但它懸在茶樓,卻又別有深意。也許光顧埋頭趕路,不認清方向,反而達不到目的,只有坐下來品一杯茶,靜一下心,在這短暫的小憩當中思考一下要走的路,反而磨刀不誤砍柴工,能快步"趕上前人"。福建泉州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聯云:"小天地,大場合,讓我一席;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人生的舞臺很大也很小,我們每個人身處其中,是不是都學會了在適當的地方"讓別人一席"?如果大家都不相讓,也許就連喝茶的場子與心情都沒了,更遑論在人世上闖蕩下去了!茶聯,反映的就是喝茶人的人生趣味,以及對生活深入的思考。
飲茶,不僅是人們現實的生活之需,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茶香中的文化氣息,自古至今,裊裊不絕。正因為茶與文化共生,文化以茶為載體不斷生長蔓延,二者實現了靈與肉的結合,茶才有了區別於柴米油鹽等純食用之物的特點,才在人們的精神需求中佔有一席之地。
- 關鍵字搜索:
-
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