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紓困 扶不起美汽車業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表示,紓困行動可能無法扭轉美國汽車工業衰亡的趨勢。

克魯曼表示,隨著日本與歐洲汽車的湧入,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市場的中心地位已逐漸消失。美國汽車工業目前不僅承受全球金融海嘯的打擊,而且面臨產業長期發展趨勢的衝擊。

克魯曼說,在地域力量的推動下,美國汽車工業"可能消亡",即使現在對美國三大汽車紓困,也只能收到短期效果,徒然反映華府當局不想面對美國汽車工業陷入衰敗的事實,然而客觀趨勢無以逆轉。他表示,三大汽車能否長期存活值得懷疑,不過短期內仍值得予以扶助。

克魯曼指出,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不至於捲土重來,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卻無法避免,即使擴大對公共事業部門的投入,也只能產生一時的緩解作用,無法徹底解決問題;若欲阻止形勢不斷惡化,必須迅速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他說,經濟大蕭條與此後多次經濟危機的教訓是決策者賴以防範另一次大蕭條於未然的唯一憑藉。

他指出:"我認為,若未歷經大蕭條的洗禮,我們可能很快就會面臨大蕭條。在分析大蕭條的原因後,我們或許能夠避免舊事重演。"

克魯曼表示,決策者已經無法遏止全球經濟危機造成嚴重傷害的趨勢。

他說:"挽救全球經濟是極其艱鉅的任務。局面迅速惡化,很難推出有效的解救之策。即使擬出因應方案,也已緩不濟急...我對明年的局面不樂觀。"克魯曼又說,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蓋特納是新任美國財長的適當人選,然而上任後將立即面臨艱鉅的挑戰。

克魯曼認為,美國政府必須編列鉅資從事基礎建設及公共工程,以有效重振經濟,更應記取19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的教訓。

他說:"當年的教訓是,政府開支或許無法產生持久效果,卻足以大幅紓緩經濟承受的壓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