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狀調查》的作者周勍

早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前,世人就通過中國作家周勍的專著《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狀調查》瞭解到中國食品安全的黑幕。目前正在歐洲進行研究的周勍在義大利參加了一個有關民主與自由的研討會。自由亞洲電臺駐德國特約記者天溢採訪了周勍

受德國基金會資助,正在德國進行研究創作的著名大陸學者周勍先生,本週到義大利參加一個在歐洲具有相當影響的,有關目前國際社會自由民主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的研討會。在研討會上週勍先生自己做了題為"二渠道,一枚碰破石頭的雞蛋",報告分析了中國社會出版業和政府控制的交相影響作用。此外,周勍先生認為,研討會內容由於涉及的都是當前世界最重要的有關自由民主的問題,因此中國的知識界應該非常關注這個研討會的內容。

"我感觸比較深的的是,俄羅斯的錢能源部部長。這個人四十多歲,長得一表人才。他可能現在是讓現在的普京政權邊緣化了。他說,普京現在並不是俄羅斯的真正的操盤手。就是說,俄國的共產黨倒臺,是俄共自己為了重新分配權力把這個政權推到。"

周勍先生說,這個報告進一步分析了時下俄國的社會問題的根源。

"所以現在普京以後,以及過去的葉利欽過去以後都有前共產黨高官在後面操控的影子。所以這個社會不民主,仍然專制,所有的根源都在於對前共產黨政權的官員沒有清算。我覺得非常好,和我九九年在俄羅斯呆的時候,寫過的一篇文章的結論完全一樣。這使我有點找到知音的感覺。"

周勍先生接著為記者介紹了這個報告涉及的俄國問題的外來因素,

"另外一個他講到了德國施羅德的問題。他說,施羅德在台上的時候,和普京的專制政權勾勾搭搭,剛一下臺,俄國就把一些大企業的能源委員會主席給了他。"

周勍先生說,研討會的內容單從題目上看就都是和中國社會問題密切關聯的題目,例如什麼是民主?開放社會是什麼?稅收與民主,企業的自由和民主,法律的建設和民主的形成,醫學權威與民主,司法與恐怖,啟蒙的恐怖。中國社會要想不走彎路,就應該有一批人來瞭解研究這些題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天溢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