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加拿大銷售和生產的食品的原料來源於哪裡?
Sarah Elton是一位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的母親,這段時間她已經很少光顧連鎖超級市場。Elton會去農貿市場或家附近的肉店買肉和乳酪,或是光顧當地的麵包店買麵包。
據加西通訊社報導,Elton說:"作為一名消費者,我越來越被當地製造的商品所吸引,而我只是眾多人中的一個。當我走進超市,我讀著食品上的標籤,但是我無從知道食物中的原料是從哪些國家來的。"
隨著一些國際性的食品公司也捲入了中國大陸的毒奶粉醜聞,Elton所擔心的已經不是個別加拿大人的顧慮了。
上個月,中國22種牌子的奶粉裡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受污染的奶粉導致中國4名兒童死亡以及數以萬計的嬰兒患病。事情越演越烈,不久,在亞洲其他國家的乳製品中也發現了問題,原因是這些食物的原料都來源於中國大陸。
北美食物的原料多少來源於大陸?是否有毒?
消費者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加拿大銷售和生產的食品的原料來源於哪裡?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一些大型的跨國食品公司,如吉百利食品有限公司(Cadbury PLC)和亨氏(H.J. Heinz Co.)在臺灣,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多個市場召回了中國製造的含乳製品。隨後這些大公司馬上發表聲明稱北美的消費者不用擔心,北美市場的產品中沒有使用中國大陸的乳品配料。
不過這些大公司卻沒有說明北美市場上的食品中是否有其他原料來自中國。而目前正是民眾最需要知道哪些食品的原料來源於中國和其品質的時候。
據加拿大統計局數字,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大陸已經成為繼美國和墨西哥之後加拿大的第三大原料進口國。目前,加拿大每年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多達5·6億公斤,價值高達8·18億元。
目前加拿大的法律沒有明確要求製造商列出食品的原料來源。
消費者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加拿大銷售和生產的食品的原料來源於哪裡?
據加西通訊社對國際大型食品和飲料公司的調查,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提供食品中使用了哪些進口自中國原料的詳細列表。
這些公司表示由於市場競爭的關係,他們不便提供這些細節,他們同時強調已經做過系統的內部安全檢察,因此消費者不需要擔心原料和成品的安全問題。
卡夫食品(Kraft)發言人Michael Mitchel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在北美市場的產品中不含從中國進口的乳品配料,不過他卻表示:"由於我們在很多不同的國家有一系列的產品,本公司從全世界各地購買原材料,其中一小部分原料來自中國供應商。"
Mitchell表示,中國的毒奶粉問題曝光後,"我們正在對從中國進口的原料進行徹底的檢查。"加拿大馬侃(McCain)公司發言人Cala Farn稱,該公司的產品中用得最多的中國原料是蘋果濃縮汁,"因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
Farn表示,該公司生產的皮薩的原料不是直接從中國購買的,但是其中的一些香料,如乾大蒜和洋蔥,是從中國的供貨商那裡買的。
穀類食品製造公司家樂氏(Kellogg)的發言人Loses Tome也表示公司沒有從中國進口任何奶製品原料,不過她同時表示公司用的維生素、冰凍水果和各種香料來自中國。
消費者是否有權知道原料來源?
貴湖大學的商業專家David Sparling指出,讓食品商列出他們的供貨源是不現實的,他認為食品商目前透露的資訊已經足夠了。
Sparling說:"我的觀點是公司知道他們的最大利益是確保我們(消費者)不出問題。我們的公司都很有知名度而且對食品安全都十分關注。因此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些,這個系統太複雜,不可能去報導每一個食物原料的來源,因為原料的來源是經常改變的。"
不過麻塞諸塞(Massachusetts)州Cambridge地區的小星球研究所的Anna Lappe則認為:"我們的消費者需要更多的透明度。"
《詐騙:食品欺詐的黑暗歷史,從毒糖果到假冒咖啡》的作者Bee Wilson表示:":如果我們想像一下從中國的民眾手中開始,然後經過一道道手續最終到達美國,或者迦納,或者英國的食品,與直接從當地的農場主手中購買的商品,我認為後者是消費者們更樂意接受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尋找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