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成本過高 僅耗能接近8億農村生活用電
--雨舟: 中國行政成本過高取決於官僚體制

中國黨政機關存在行政成本過高問題。在中國的分析人士認為,這跟中國的官僚體制的根本結構有關。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黨政機關成本高體現在人、樓、車、錢、能幾個方面。比方說,人員的"吃飯財政"人數年年上漲;基建方面,公費超標建設樓堂官所屢見不鮮,"一人坐擁一層樓"現象不覺誇張;至於在車、錢上掏公家腰包則更是司空見慣;而能源消費方面,全中國黨政機關消耗佔全國終端能源消耗總量的7%,接近中國8億農村人口的生活用電。

關於中國黨政機關行政成本過高問題,中國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尋寰中在中國政府主辦的理論刊物"求是"雜誌上剖析說,造成政府行政成本過高問題的因素有三個,也就是體制、制度和觀念。

對於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和如何改變現狀,記者採訪了中國有關學者和媒體人。中國青年報編輯李大同先生表示,中國行政開支的縱向攀升和橫向對比都令人咋舌。他說:"從1978年到2003年,中國的行政管理費用從不到50億元已經暴增到7千億元,增長達到87倍。行政管理費在財政總支出的比重2003年就已經達到19%,同期日本只有2.38%, 英國只有4.19%,韓國只有5.06%, 法國只有6.5%。"

至於造成這一有目共睹現象的原因,北京文化學者凌滄洲先生認為主要有兩大因素,其一是在中國維持日常行政運轉的成本過高,其二是決策事務的成本也很高。他表示,中國行政機構的結構看起來盤根錯節:"我們的幹部隊伍,或者叫官吏隊伍非常龐大。一個是黨政二元結構,還有一個是五級政府,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到鄉,另外還有四套班子,比如說黨委、政府、人大、政協......"

凌滄洲先生指出,僅僅五級政府結構這一項,相比中國歷史上的三級政府來說,也就是中央政府、州和縣政府,要複雜許多,因此開銷自然更大。其次,黨委和政府相結合的二元領導組合也花去納稅人更多的稅款 ,因為僅靠黨費恐怕很難支撐黨組織如此龐大的開支。

談到決策失誤造成的開銷問題,凌先生說,對於奧運之後廣泛流傳的體制優越性,也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說法,他並不讚同。他認為,以中國目前的體制,當權者拍板行事都在一念之間,這樣的輕而易舉既可以成就壯舉,也可能釀成災難:"這種體制下一旦辦的大事正確了倒也罷了,有些工程消耗的民財,或者帶來的後果,沒法通過輿論制衡或者修正。所以我認為失誤的成本也非常高。"

*黑洞預算無監督體系*

而中國青年報編輯李大同先生則認為,導致中國黨政機關行政成本過高的根本原因是中國財政預算是"黑洞預算,開銷的來龍去脈無人知曉,無人過問",根本談不上受到人大的監督:"被認可的數字就是公款開支。公車開支三千億,公款吃喝三千億,出國公款旅遊三千億,這三項就達到一萬億的水準,誰過問呢?"

那麼,應該如何改變當前中國黨政機關行政成本過高的現象呢?兩位專家都表示,首先應該實行選舉制,讓老百姓可以通過選票說話,決定官員的上下;其次是開放媒體,通過媒體對政府的各項行為進行監督。總之只有通過透明的手段和開放的手段,才可能讓問題得到解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