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專家:奶企或參與「落毒」

對三鹿奶粉摻入三聚氰胺事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現代奶牛產業體系研究首席專家李勝利昨日接受農民日報採訪時表示,鮮牛奶能溶解的三聚氰胺十分有限,要想讓加入三聚氰胺後的鮮牛奶不被發現,必須添加專門的勻質脂肪,此類手法非一般奶農所能掌握。他說,這次檢測出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2563mg/kg這麼高的含量,現在完全排除三鹿公司在奶粉中直接添加三聚氰胺還為時過早。

李勝利分析稱,從三聚氰胺的特性看,奶農在養殖環節添加三聚氰胺,技術上非常困難。他說,三聚氰胺是白色單斜晶體、無味、微溶於水,鮮牛奶能溶解的三聚氰胺十分有限,如果直接加入將出現大量沉澱。其次,鮮牛奶中的蛋白質、水、脂肪的比例是一定的,一旦加入三聚氰胺,在檢測中,蛋白質、水、脂肪的比例就不正常,容易被發現。

還有原料乳比重一般為1.028∼1.032,而三聚氰胺比重是1.573,明顯高於生鮮奶,摻入鮮奶後比重的變化很容易被檢測出來。因此,要想讓加入三聚氰胺後的鮮牛奶不被發現,一般要按專業配方加入水和脂肪。但一般的脂肪產品很難加入,必須添加專門的勻質脂肪。此類手法非一般奶農所能掌握。

報導說,由於近幾年機械化擠奶比重提高很快,河北、山東等地機械化擠奶佔鮮奶產量的80%左右。按照機械化擠奶方式,奶牛進入擠奶廳,直接與擠奶器對接,牛奶從擠奶器通過管道全封閉進入儲奶罐,奶農想在鮮奶中摻雜使假幾乎變成不可能。

他表示,現在一些企業把責任向奶農身上引,這對奶農非常不公平。

對於三聚氰胺是如何摻入牛奶,李勝利認為,奶粉生產涉及的環節較多,包括環境(水、土壤)、飼料、養殖、收儲、運輸、加工等多個環節,但是在流通環節,尤其是奶站,這一環節很容易出現問題。這種現象長期存在的前提是奶站和企業收奶員相互勾結,形成利益共同體,否則一定會被企業發現的。在加工環節也可能存在為了提高奶粉的蛋白含量而添加的現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