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食堂中的浪費現象

當今大學生的"生活-水平"真是令人觸目驚心!不要看現今大學生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只要看看他們"扔掉"的東西,就會感受到當今大學生的"生活水平"簡直是家長們不可想像的情景。



有上百塊請朋友吃飯過生日的,有上千塊穿名牌的,有上千塊玩手機的,有上萬塊玩筆記本電腦的,有把幾萬塊扔進網吧玩遊戲的。這些都還算是吃了穿了玩了看的見摸的著的實在事,現在的年輕人可謂是會享受的一代,不過買來的飯菜不吃扔了這算玩的什麼享受。


在生活條件好了,不需要孩子們簡樸,也沒必要讓孩子們節約,適當的鋪張也說的過去,饃擦盤子舌舔碗,吃完珍子搶鍋鏟(鏟鍋巴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再富裕的國家也不會提倡浪費吧?

大學生浪費不是人人都是,但卻是普遍現象,飯盤子十有八九是吃不乾淨的,甚至女生更比男生強,因為飯量小或為了所謂的減肥,吃的少扔的多。有的學生買來的雞、魚、肉菜整盤子就扔掉了,只是因為不合口味;有的學生每頓飯不扔掉一些就好像這頓飯沒吃一樣成了習慣。

據瞭解,一個一萬名左右學生的大學,中午和晚飯的剩菜剩飯連湯帶油水能裝10大桶,大約1000公斤左右。平均每人要扔掉10分之2,但是不剩飯的學生基本上總是不剩的,習慣剩飯的學生總是要剩的,而且只要是剩飯的學生剩餘的飯菜量還比較大。

這些大學裡的美女帥哥們,你們吃不了就不能少買些?或者兩人買一份分著吃?這些大學食堂裡的管理者們,打飯菜的量和價格就不能變通一下,錢多打多錢少打少就做不到嗎?


這些大學生的父母家長們,你的孩子這樣糟蹋食物你不心疼嗎?物價上漲了,可是學校飯菜價錢卻不能漲。為的是穩定社會,但是這些現象,您們認為穩定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