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效應長遠 終將推動民主

中國改革的成功,主要是開放;北京奧運加大開放的程度,讓中國與西方有更多的交往,實際上是中國學習西方的一個過程。

從前幾屆奧運經驗看,在政治不穩定的國家舉辦奧運後,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如一九六四年的日本,從二次大戰戰敗國變成經濟發達國家;一九八八年的南韓,取得政治上的變化。我相信,中國也會有這種結果。

百餘年來,中國的改革一直有爭論,但回頭來看,改革的結果是停止了爭論,走向學習西方的道路。所以大陸參加世貿組織,現在又辦了奧運,走此路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會有幫助。

中國一直是東亞病夫,過去歷屆奧運都不是很成功,沒得過什麼牌;現在中國成功辦了奧運,的確能增加中國人的信心,但也不要誤會中國因此變成一個成功的國家。大陸在經濟方面比較成功,其他方面還是較落後。

根本上說,中國對近代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很少。科學方面,中國自己培育的諾貝爾獎得主一個都沒有,但全世界加起來卻有好幾百個。我們現在運用的所有技術,教科書上講的科學,幾乎沒有一個是中國人發明的。楊振寧拿到獎,但他是在國外拿的獎,在大陸這種環境下是拿不到的。

主要是,大陸沒有一個自由創造的思想環境,這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這點又與國內的政治控制、教育環境上有關係。共產黨的教育就是要學生去配合一個獨裁體制的教育,這個問題一時間無法解決,因為政治還沒改革。

我認為,奧運對中國會產生相當長時間的影響,而且中國最後還是會走向民主,也許十年,或者要不了十年,中國在政治上可能就會有一些變動。但中國要真正變成民主法治國家,那是二、三十年以後的事了。

至於經濟面,奧運後大陸的經濟增長有可能放緩,現在聽說政府當局要把維持經濟成長放在第一位,但此舉會加速通貨膨脹,造成更大的麻煩;但要壓通膨,會對經濟增長不利,這是兩難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