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雲南3百餘礦洞共用一證 鎮政府「坐莊」通吃

 2008-08-13 21: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這個礦洞投了上千萬元

擁有"中國綠色鋅都"之稱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蘊藏著世界1/3的鋅礦、1/6的鉛礦,其潛在經濟價值約1000億元。

全縣220多個大中小型礦床,分布於8個鄉鎮。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人都上山挖洞,"全民吃礦"在蘭坪縣持續了近20年。

在"礦產經濟"帶動下,從2000年起,蘭坪縣通甸鎮政府以有色金屬經營部名義開始多頭承包採礦,在菜籽地礦區開始政府違規組織下的"搬山運動"。

通甸鎮政府開礦方式十分特別:只要你向鎮政府交納一定風險保證金,就可以得到"合法"身份進山採礦,並按不同比例抽成上交利潤給鎮政府。

截至2006年8月份,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個老闆,共用通甸鎮政府辦理的一個採礦證,瘋狂地在礦區挖了326個礦洞。

2006年4月14日,通甸鎮政府又通過合作形式,與雲南自主擇業礦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採礦權轉讓出去,鎮政府從中提取銷售額的2.8%。

鎮政府轉讓採礦權後並沒有對外公開,許多所謂"合法礦主"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投入數百萬元資金對礦洞進行整改。就在整改得差不多時,取得採礦權的公司卻突然進駐礦山......

混亂 326個礦洞共用一證

蘭坪縣通甸鎮,是雲南邊陲一個典型的山區小鎮。在離鎮政府10多公里的幾座大山裡,蘊藏著十分豐富的鉛鋅礦。近年來,"礦產經濟"讓通甸鎮看上去比怒江其他一些鄉鎮要繁華得多。通甸鎮副鎮長和智泉坦言,轄區內的菜籽地鉛鋅礦,一直以來都是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最大保障。

提起通甸鎮菜籽地鉛鋅礦的無序開採,以及目前在礦山整合中所引發的官司和遺留問題,不得不從多年來當地政府違規多頭承包採礦說起。

通甸鎮副鎮長和智泉說,2006年以前,菜籽地鉛鋅礦的經營主體一直是通甸鎮有色金屬經營部(屬集體所有制企業),擔任法人的也是鎮企業辦主任趙衛聰,政府以經營部名義辦理了採礦證等相關手續。憑著這個採礦證,通甸鎮政府在菜籽地鉛鋅礦的開採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據瞭解,從2000年取得採礦證後,鎮政府便大張旗鼓地通過招商引資、合作開發等方式,吸引全國各地的大小老闆來參與 "淘金"。鎮政府組織下的開發方式十分特別:只要你有一定經濟實力,按照鎮政府規定的標準交納一定"風險保證金"後,就可以以"合法"身份進入菜籽地礦山開礦,採礦銷售後按照不同比例抽成上交利潤給鎮政府。

記者從通甸鎮政府所提供的一份資料上看到,截至2006年8月份,近百個大小老闆就在礦區裡開挖了326個礦洞。而這些大小老闆,共用的卻是鎮政府辦理的這個採礦證。

叫停 違規參與礦產經營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淘金人"趨之若鶩,就連當地村民也紛紛當起了老闆,在菜籽地礦區3座山裡到處挖洞開採。這些採礦老闆以嚴重破壞山林植被為代價,無序開採造成國家資源浪費。當地百姓對此痛心疾首,稱他們這種行為是"搬山運動"。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違規承包的礦洞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礦主已向鎮政府交納風險保證金的,所經營的洞被稱為"白洞"(記者注:按當地官員說法,白洞意味著礦主在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大前提下,手續稍微要完善一點,並獲得政府認可的"合法身份"),而沒有向政府交納風險保證金的則被稱之為"黑洞"。

據當地礦老闆介紹,不管是"白洞"還是"黑洞",他們所開採出來的鉛鋅礦石必須要拉到政府指定中轉地,然後由通甸鎮有色金屬經營部負責統一銷售,經營部也從中收取一定提成。

通甸鎮政府多頭承包採礦的做法,明顯違反了國土資源部門"一礦一山一主體"、國務院"政府不能參與礦產資源經營主體"等有關規定。

2005年12月24日至27日,國家安全生產委員會專項監督後,發文重點提到通甸鎮政府多頭承包參與礦產資源經營的違規行為,並向省政府正式發文要求督促整改。

就這樣,2006年6月份,蘭坪縣包括通甸鎮菜籽地鉛鋅礦在內的其他3個礦山被要求停產整頓,通甸鎮政府違規參與礦產資源經營也被依法叫停。

轉讓 私下轉讓"內定"

2006年1月25日,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在相關"整頓"通知中指出,蘭坪縣有關部門要堅決取締和查封違法承包開採的礦洞,責成怒江州國土資源局依法查處通甸鎮政府的違規行為,並要求鎮政府從採礦權的主體位置退出。

菜籽地鉛鋅礦停產整頓後,菜籽地鉛鋅礦區"多頭承包"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轉變。

老的問題還沒得到完全解決,通甸鎮政府新的違規行為又接踵而來。許多之前與鎮政府採取合作方式開發的"白洞"礦主們告訴記者,2006年4月14日,在他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通甸鎮政府又與雲南自主擇業礦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書,將菜籽地鉛鋅礦採礦權轉讓出去。

採訪中,礦主們還表達了這樣的疑問:按照礦產資源法有關規定,只有國土資源部門才有權對礦山進行轉讓、拍賣,而鎮政府私下的轉讓顯然是越俎代庖,不具備法律效力。此外,在此次轉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公開,有暗箱操作嫌疑。對於有關部門"引進有實力企業"這一要求,當地政府等有關部門既沒刊登公告,也沒有發布此類消息,吸引更多企業參與競爭,而是由政府"內定"企業。

氣憤 11名礦主抵制

在鎮政府和這家公司簽訂協議後,原先這些礦主被要求停止礦山開發。礦老闆盧仁俊說,他是2000年通過通甸鎮政府招商引資吸引過來投資的,他按要求向鎮政府交納了風險保證金,在挖礦洞、購買設備過程中共投資了1000多萬元,但到目前為止,資金還有800多萬元沒有收回。

更讓盧仁俊氣憤的是,鎮政府與該公司簽訂轉讓協議後兩個月時間裏,政府卻隱瞞這個事情,還讓以前這些礦主花錢對設備和礦洞進行整改,整改過程中他花了上百萬元。洞主羅老闆也表示,他也投入了四五十萬元進行整改,但等整改得差不多時,雲南自主擇業礦業有限公司下屬金鑫玉峰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峰公司)就進駐到礦山。

盧仁俊說他之前投資了1000多萬元,除掉已經賺回來的200多萬元他還虧了800多萬元,而玉峰公司和政府只答應賠償給他81萬元,這讓他感到十分不滿。通甸鎮當地老闆羅佑宣也說,他在菜籽地礦山也有4個"白洞",也是與盧仁俊一樣下場,遇到相類似情況的老闆共有11 個,因此他們拒絕領取這筆低價補償金。

解釋 40萬是"小頭"

玉峰公司是如何得到礦山開採權的呢?雲南自主擇業實業集團副總裁羅綱告訴記者,他們成為菜籽地礦山的經營者,是因為之前他們從其他渠道聽說這個礦山在進行整合需要有實力企業進入,所以他們就主動聯繫鎮政府,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才完成這次轉讓。羅綱說在他們接手之前,整個礦山礦儲藏量,政府等有關部門並不掌握,因此玉峰公司上級集團公司便對礦山進行了勘探,並將數據提供給政府,以表示合作誠意。

對於以40萬元低價取得礦產資源的傳言,羅綱解釋說,這40萬元只是先期交納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在儲量勘探報告出來後他們又交了2600多萬元,此外他們還交納了100多萬元地質災害恢復保證金,還有1000多萬元仍在積極交納。羅綱說協議簽訂後,他們每年將交納銷售額的2.8%給通甸鎮政府。

形容 是個"燙手山芋"

鎮政府又是如何將礦山開採權轉讓的呢?通甸鎮鎮長楊登科解釋說,在轉讓過程中確實沒有引進其他企業競爭,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儲量勘探報告還沒出來,政府不具備條件向社會公告,引進公司競爭。而雲南自主擇業礦業有限公司實力很雄厚,而且很有誠意,所以他們才選擇和該公司合作。

通甸鎮黨委書記陳增紅接受記者採訪時,形容菜籽地礦山是個"燙手山芋"。陳增紅說,其實當時政府壓力也很大,有關部門要求政府立即無條件撤出礦山經營主體資格。之後所引發出來的連環後遺症,雖然是鎮政府不願意看到的,但也是無奈之舉。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將來更有利於礦山穩定和經濟發展。

表態 將要妥善解決

記者調查發現,像通甸鎮這樣由於政府之前違規開發引發的後遺症問題還有很多,這也有一部分歷史原因。據瞭解,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受"大礦大開,小礦放開,強化開採,有水快流,國家、集體、個人齊上"的方針影響,群挖群採造成資源大量流失,生態環境惡化,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突出。

大樹遭砍伐

礦產開發為蘭坪縣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國土資源科學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提出新的挑戰。蘭坪縣有關部門領導表態,當地相關職能部門正在依法依規進行整治,關於通甸鎮菜籽地礦山所引發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他們也將合理、合法、妥善地逐一進行解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