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皇帝年齡超過八十歲的帝王之一 梁武帝蕭衍(圖)


曾經小弟有讀過一本書 書中有介紹到中國歷史從古到今有大約三百多個皇帝 但年紀有活到八十的有四個 小弟接下來會一一介紹這四個皇帝 因小弟知道這訊息是從書本上來的 所以有誤的話請多指教摟。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裡人(今江蘇武進縣西北)。南梁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

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祖弟、丹陽尹知事,母張尚柔。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年輕的梁武帝是一個文武全才,多才多藝而學識廣博。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可以說是堪稱翹楚,不在另三位開國皇帝之下。在南齊武帝永明年間,他經常在當時的文化中心、竟陵王蕭子良的西邸出入,與沉約等人合稱「竟陵八友」,在這期間,他發表了很多詩作。他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則更為突出。史書稱他:「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學,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即位之後,「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為他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齊末年,由於東昏侯暴虐無道,各地皆起兵造反,不過都被平息,當中最為得力的是蕭衍的兄長、時任雍州(今湖北省襄陽)刺史的蕭懿。可是,後來連蕭懿亦被東昏侯毒殺。之後,蕭衍承繼兄長接任雍州刺史。非常喜好樂府詩的蕭衍一方面派人蒐集當地的民歌,並恢復了自魏晉以來就已停止的民歌蒐集工作。另一方面,蕭衍亦尋找機會舉兵推翻東昏侯。待時機成熟時,蕭衍發兵進攻首都建康,改立南康王蕭寶融於江陵稱帝,是為齊和帝;而東昏侯就在政變中被將軍王珍國所殺。之後蕭衍受齊和帝禪讓,於天監元年(502年)登基。

登基之後,蕭衍對樂府詩的興趣也仍然不減當年,仍有參與樂府詩的創作及編修。與此同時,昔日的好友沉約、範雲等氏族出身的名門後人亦在梁朝當上宰相。期間,政府推動各種改革,把南齊時的種種問題改正。

在梁武帝的影響和提倡下,梁朝文化事業的發展達到了東晉以來最繁榮的階段。《南史》作者李延壽評價說:「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於茲。」這句話頗能反映當時的實際。

520年,梁武帝改元普通,這一年被歷史學家視為南朝梁發展的分水嶺。在這年開始,梁武帝多次捨身出家,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第一次前往同泰寺捨身出家,三日後返回,大赦天下,改年號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舉行「四部無遮大會」,脫下帝袍,換上僧衣,捨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講解《涅槃經》,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菩薩」,二十七日蕭衍還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蕭衍第三次出家,這次群臣用兩億錢將其贖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蕭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資一億錢贖回。

侯景原為東魏的將領,由於他與東魏丞相高澄的矛盾,於太清元年(547年)正月據河南十三州叛歸西魏,但西魏宇文泰對其不信任。迫於無奈,侯景致函蕭衍,許願獻出河南十三州來投奔梁。蕭衍接納了侯景,並任命他為大將軍,封河南王。不久,東魏攻擊侯景,蕭衍派蕭淵明支援,結果戰敗,蕭淵明被俘。高澄假意提出和解,其目的是刺激侯景。而蕭衍不聽臣下勸告,與東魏使者往來,侯景感到恐慌。

此時,侯景假托東魏名義寫信給蕭衍,提出用蕭淵明交換侯景,蕭衍居然表示接受。侯景十分氣憤,遂起兵叛變。他在公元549年三月圍攻建康。城中久被圍困,糧食斷絕,飢餓與疾病困擾,人多浮腫氣急,橫屍滿路,能登城抗擊者不到四千人。南梁諸王手握重兵,卻彼此猜忌,按兵不動。十二日,侯景攻入建康,縱兵洗劫。

城陷之後,侯景的衛兵進出皇宮很隨便,還佩帶武器。蕭衍見了很奇怪,問左右侍從,侍從說是侯丞相的衛兵。蕭衍生氣地喝道:"什麼丞相!不就是侯景嗎。"侯景聽說了,非常生氣,於是派人監視蕭衍,蕭衍的飲食也被侯景裁減。蕭衍口苦索蜜,未得實現,憂憤成疾。五月,蕭衍被活活餓死在臺城,死時86歲,葬於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謚號武帝,廟號高祖。

梁武帝不僅是一位帝王,也是一個學者。在經學方面,他曾撰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二百餘卷。天監十一年(512年),又製成吉、凶、軍、賓、嘉五禮,共一千餘卷,八千零十九條,頒佈施行;在史學方面,他不滿《漢書》等斷代史的寫法,因而主持編撰了六百卷的《通史》,並「躬制讚序」,可惜這些著作幾乎都沒有流傳下來。梁武帝也非常喜歡詩賦創作,現存詩歌有80多首。

另外,梁武帝對於佛教在中國的推廣和轉變起了重要作用。他著有《涅萃》、《大品》、《淨名》、《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對道教學說,他也頗有研究。在此基礎上,他把儒家的「禮」、道家的「無」和佛教的「因果報應」揉合在一起,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