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話 一定要這麼講嗎?

作者:文心  2008-07-29 17: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很多長輩面對子女常常"口不擇言",以負面的言辭回應孩子的孝心,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家庭氣氛怎麼會好呢?

那天妹妹回家幫忙洗衣服,我問爸爸開心嗎?女兒是不是很乖?爸爸回道:"有什麼好乖的?又不是發自內心的?"

我心裏想:就算勉強,是不是也值得珍惜?甚或,更值得稱許她願意勉強自己去做一件不想做,卻自認為該做的事情!只是,爸爸不這麼想,我也很難說服他,心中卻不免擔心姊妹們會因為回家就需要面對爸爸的指責,而越來越不想回家。

我反省自己,似乎也有相似時候--很容易看到事情不如意的那一面,而忽略如意的其他面。例如:在工作裡,我老是看到工作的福利不夠好,而如果能想想至少還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心胸似乎可以開闊許多。

的確,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這並不能禁止我們把眼光轉移到如意之處。朋友戲稱這叫做"稀釋法"。意思是有時候的確很難移除那些現狀裡的不如意,但是我們卻可以用如意的事情把不如意的感覺稀釋掉,讓生活好像一杯蘇打水調酒一樣,濃酒淡水調和成一杯,就不會那麼濃烈嗆鼻了。

朋友能體會出"稀釋法",有她特別的際遇。她和她的男友因故必須長期分居兩地,可以想像她在交往的過程中,對關係有期待卻常常需要隱忍不說,對現狀有失望,也不能做過多的要求。因此,除非她能好好的將生活及兩人關係中如意的一面好好的肯定,否則她可能很容易的陷入了對關係的抱怨中,要維繫關係更是難上加難了。

同理,我也可以善用這種"稀釋法",我不要老想著爸爸愛指責人的毛病,而想著他曾經辛苦工作讓我們一家溫飽,來稀釋他責罵人的效應。想到這裡,我帶了他喜歡的高梁還加了小菜回家聽他抱怨,再送他上床睡覺。雖然他仍抱怨連連,但態度卻柔和許多。

添入一絲絲的善意,絕對不能幫他移除他的不如意,更不可能改變他看事情的習慣,但總是為他增加了一些可以稀釋憂愁的機會,也讓自己少些遺憾。





来源:自由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