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氣質量連日堪憂,環保局強作鎮靜

北京奧運會即將舉行,令北京環保部門和氣象部門著急的是,空氣污染指數已連續4天超標。雖然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這兩天拿出大量數據,並請來國際 NGO組織駐華負責人證明7天前採取的汽車單雙號限行等臨時性管控措施對改善北京空氣質量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最近幾天的實際情況依然無法讓輿論信服。

在昨天和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杜少中就此問題被傳媒記者追問了不下十次。儘管他的回答給人不容置疑的口氣,但悶熱潮濕的天氣和超標的空氣污染指數,並沒有減少人們的擔心。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北京是否會在近期出臺更嚴厲的管控措施。而一旦賽時遭遇重污染天氣,一些考驗運動員耐力的項目是否會修改比賽日程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杜少中今天說,1日至25日北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2天,佔本月已監測天數的88%,比去年同期多了兩天。同時,今年以來,累計達標天數為 145天,佔已監測天數的70%,比去年同期多了15天。從大氣環境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情況來看,各項主要污染物特別是與交通排放相關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尤其是在已經過去的20多天裡,空氣污染指數平均比去年同期減少20個百分點,而且達標天數的污染指數比去年有明顯提高。

但他同時承認,進入下旬後,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出現,高溫高濕風力很小,據監測表明,很多情況下都是在風力不足1米或1 米左右的情況,所以才導致空氣污染指數升高。即使在這樣的氣象條件下,大氣中的污染物的積累速度還是明顯減緩。

對於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能否正如官方承諾的那樣達標,杜少中表示,這個問題的明確答案要等到奧運會結束後才能做出。不過,他說:「根據已取得的成果和採取的措施和正在採取的措施,對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做出科學的符合邏輯的推斷。



可以非常有信心地告訴大家,我們將保證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良好,使北京的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對於近日的天氣情況,他聲稱「需要用監測數據來顯示,而不能用肉眼感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