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貫明專欄】人生感悟:君子不器

 2008-07-24 01:5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對於一般人來說,掌握技能是很重要的。從小學到大學的系統教育都是向學生灌輸知識或技能,更重要的道德教育卻似乎被現代人忽略了。然而,道高於技,人世間各行各業的技術精英如居里夫人和愛因斯坦等人其實也都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人的技能的高低也與人的道德心性緊密相關,道德低劣之人永遠也不可能掌握高超的技能。

"君子不器"一語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是:"君子不器!朝聞道,夕死足矣!"所謂"器"就是指只能適用於某一狹窄領域的專長技能,而一旦領域稍有變更、境遇稍有變化,其專長技能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而"不器"則指不專限於一門手藝的道德高尚之士,是指那些心性高、器局大、能夠通瞻全局的人才。君子當精於藝,儒教始祖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六藝嫻熟的人。但是即使能夠六藝精熟,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充其量也只是在"技藝"的層次。因此即使在"技藝"方面有博大精深的造詣,也只能像是最珍貴的器皿一樣。君子應該有更高的對於"道"的追求與感悟,這才能使人品更加完善並使靈魂得到升華。如果僅止於"技藝",那就是成為"器"了,窮其一生只得鵰蟲小技,如果能夠進而成"道" ,那就是人世間的得道之士。孔子自己身為聖人,卻仍然心懷謙恭,十分崇敬心中有道的人。孔子對"道"充滿了敬畏之心,這可以從"朝聞道,夕死足矣!"中看出,早晨明白了宇宙的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死而無憾了! 惜道重道之心一目瞭然。由此可以看出,學習知識本身不是人生的目地,做人應該通過人生的修行感知宇宙的真理,徹悟生命存在的意義。

同樣的道理,道家對於技能與道德的關係的理解則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說:追求 學問,就要求天天都學有所得,習有所成。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盡量減少自己的慾望和行為。對自己的慾望和行為減之再減,堅持不懈地一直減下去,最後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達到了無為的境界之後就會發現,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實現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啊!

知識與技能只能教會人怎樣做事;佛法和真道才能教導人們怎樣去做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應該僅僅只是一種可供使用的器具,技巧和藝能充其量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佛法和真道才是人們應該畢生追求的光明大道。做學問自然是愈多愈好,如此才能博聞強記、增長見識;佛法修道,則必須放淡慾望、清淨無為,並且必須專一修煉,才能得道與開慧。自古求道難,聞道難,得道更難。人生於天地之間,理應養浩然之氣,修佛法正道,走返本歸真之路,方為正人君子也。

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