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學英文的「苦」(圖)






來加拿大之前我的英文程度可說是「零」,除了會說「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me」、「good morning」……等等之外,就真的一竅不通了。

在來的第二年春天我開始上ESL課,就在學期快結束時的某個午休,有一位來自香港的女同學用廣東話跟我說:「你的英文那麼爛,為什麼會被分來這班?」我搖頭說:「不知道」。結果上課時,老師心血來潮想和我聊天;他才剛說完,那位女同學又跟我說:「你不用說,你的英文那麼爛,說什麼老師也聽不懂的。」說完又用英文跟老師說:「她的英文那麼爛,為什麼會來這班?」頓時之間所有的同學都向我望來。當時我強忍著淚水,只因為我不想讓外國同學看我們中國人的笑話;我裝著一副聽不懂的表情,才平息了這尷尬的場面。在回家的路上邊開車邊哭,想到母親常叮嚀我的話:「同樣一件事,如果被人笑一次是那個人沒有風度;被笑第二次是自己沒有智能;被笑三次或以上是自取其辱;人要有志氣,面子是自己給的,不是別人給的。」再想想:「自己的英文確實很爛,也怪不得別人會笑你。 」心情也較舒服了些。

學期結束後,在朋友的建議下上了LINC,但我覺得老師教的是中式英文,並不是我想要的道地英文,結果只上了兩週就沒有上了。後來我自費到Seneca學校上ESL,雖才短短的三個月,卻讓我培養了對英文的興趣;但因我嫌他每週只上一天,所以學期結束後就沒有上了。

有天得知多倫多大學有密集的英文班,雖學費很貴,但在外子支持的情況下,我上了多大的ESL。經過測驗,我的聽、說能力是第二級,而讀、寫則在第三級。就在讀、寫的第一堂課,老師要我們寫一篇「自傳」;當時心想:「我文法不通、單字又少,這不是在叫四歲的娃兒寫作文一樣嗎?」經過一週絞盡腦汁之下,終於如期的繳了作業。就在發作業時,我心跳得好快,心想:「老師可能會降我級,死就死吧,只要能學好英文就好了。」結果打開作業簿一看,老師不但沒降我的級,反而稱讚我寫的好,還叫我把文章投到學校的校刊。經過老師三次的修改之後,我的文章真的被刊登在多大的校刊上了。

剛開始很痛苦,時常掙扎地想轉回中文臺;後來索性把中文臺停了,就這樣逼自己聽和看英文節目。我覺得看英文節目還好些,看報紙才是最痛苦。剛開始光是一個小框框就得花幾個小時,不懂就查、查了又忘、忘了再查,查字典真的是查到哭。但我知道,我今天不努力,將來一定會後悔,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不想將來會因我放棄學英文而後悔,所以每當我查字典查到哭時,我就停下來把眼淚擦乾再繼續查。

就這樣半年之後,我的英文真的進步了!現在我已可以輕鬆地看英文節目和報紙了。

英文進步後,讓我的生活更方便,也讓我更有自信。回想起那些留學業者常說的,「學外語,只要到了國外自然就會」,其實並不是如此。

如果你不努力的話,不管你住在國外多久,你還是不會英文的。大家努力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