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過年 (圖)


春節才回瀋陽故

據瀋陽市『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悅」介紹,清朝的帝王們大都喜寒怕熱,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暢春園」、「園明園」等園林裡度過的,只有到了每年的春節,才起駕回瀋陽故宮。

對聯掛起來用

對皇帝而言春節更主要的,還是進行一些外事交流。當然,皇帝過年也會貼福字、放鞭炮、吃年夜飯,這些也都是滿族習俗,只是通過精心製作更加禮儀化、典範化了!但在盛大輝煌的場面背後,皇室也有節儉的一面。

比如,皇家過年時用的「對聯」採用挂的方式,而非民間人們常用的粘貼。這樣不僅用起來乾淨,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話,可以多次使用。像目前擺放在瀋陽故宮的一副「皇家對聯」,就是光緒年間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皇帝過年休 5 天

皇帝一般在臘月二十六日「封筆」、「封璽」(春節期間不辦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開筆」、「開璽」!而大臣們會早早就備好 「表」(對皇帝歌功頌德的奏章),呈獻給皇帝。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官員們,也在這時向皇帝所在的方向遙拜。

這時,皇帝便將早已備好的裝有「如意」的荷包,賜給身邊的八旗子弟、宮女太監們。而荷包裡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銀如意、玉如意和銀錢幾種!往往這個時候,身份最為低微的人獲得的賞賜最多。


飲食、遺物不扔

皇帝過年時的飲食,往往比平時更加奢侈,為了遏止皇家飲食巨大資源浪費,皇帝會採取新年祝福的形式,將這些美食賞賜給臣子。由於這種方式深得人心,不僅在過年就是平時,皇帝也經常使用。

滿族人有這樣一個風俗,當家中的長輩過世後,他生前所使用過的日常用品,會作為一種「念想兒」擺放在後輩家中。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沿襲著這個傳統,每年的春節,皇帝會把先帝的遺物,賞賜給功勛卓著的王公大臣。

國宴、家宴互相請

皇帝的年宴分『國宴』及『家宴』兩種,國宴是宴請大臣,以及周邊地區的君王,而家宴,是作為八旗旗主之一的皇帝,宴請其他 7 位旗主,同時,皇帝也會接受其他王公大臣、及旗主的宴請。

而「慶隆舞」,作為最具滿族風味的節目,一直以來都是年宴上的保留節目!「慶隆舞」又稱「馬虎舞」,是滿族早期的民族舞蹈。該舞蹈分兩方陣營,一方舞者頭戴獸面具、身披獸皮,扮作動物;另一方舞者身著滿族服裝,扮作狩獵者,後來狩獵者的服飾,變成當時八旗的服裝;舞蹈的結局,通常是狩獵者成功獵取動物。

冰嬉最好看節目

皇帝過年時,最具娛樂性和觀賞性的節目,非「冰嬉」莫屬!每年的正月,在『西苑三海』(今天的北京故宮景山),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冰嬉大典」,屆時,白天會有八旗兵士的冰嬉表演;它不僅是觀賞性的節目,更是國家戰鬥力的體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