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曆史上的怪雨現象

「夏雨多如海」,說明夏天正是下雨的季節,雨量自然而然比春秋兩季多。雨是雲中降落的液體水滴。主要由雲中冰晶或雪粒下降融化而成。我們通常見到的雨都是無色透明的,然而有時也會降落一些令人感覺奇怪的雨。山西省境內就曾發生過多次,據山西省地方志的記載有不少怪雨。

漢永光二年(前42)臨汾八月天雨草,草糾結大如彈丸;

漢元始元年(公元1年)臨汾正月天雨草;

東晉大興元年(318)臨汾:七月,赤雨降,廣袤10里;

隋大業十四年(618)雲中(今大同)雨血三日;

元至元十三年(1276)四月冀寧榆次縣雨毛如馬鬃;

明弘治六年(1493)八月臨晉(今臨猗)雨蟲如雪;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猗氏(今臨猗)雨土,色白味如鹽;

清雍正七年(1729)和順:雨魚,落地即腐;

清咸豐九年(1859)文水:正月初六午後雨黃土;

清咸豐十一年(1861)太谷:正月初三天雨土,其味鹵咸,曰海澆。祁縣:正月初四無雲降土寸餘,色黃;

清光緒三十四(1908)岳陽(今古縣):雨豆如槐角……

真是無奇不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