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現代人惹上的是是非非

 2008-05-31 16: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謾罵、鬥毆、剽竊、官司......

喜歡招惹是非的一代     

"80後"寫手們被認為是"80後"的代表,作為"80後"一代人的"出頭鳥",成為鏡頭對準的焦點,而他們也沒有令媒體失望,紛紛惹上是非,這些是是非非,給人們留下不良印象,以至於"80後"被稱為"垮掉的一
代"。

他們招惹是非顯示出他們的不安分,而不安分就昭示著他們的心是浮躁的,所以,他們才這般不在乎惹是非,更不會去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甚至有些人藉此進行炒作,無事生非,提高自己在媒體面前的曝光率。

"80後"們都想過自己的生活,都想做自己,"我的地盤我做主",然而在許多情況下, "80後"們對自身的瞭解都還不夠深刻,都不能很明確地告訴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們對任何東西容易迷戀也容易厭倦,他們很容易在蕪雜的世界中失去方向,因為對於時代或對於校園,他們內心深處都沒有很深刻的歸屬感。莫言曾在對"80後"作家張悅然的評價中說道:"他們這一代,最痛苦似乎是迷惘。"倘若我們將他的概念放大至整個"80後"的文化背景中去,可以看出"迷惘"就是他們前行探索的動力。他們心中並沒有高遠的志向,也沒有崇高的追求,更多時候,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力求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以期達到被認同。

無信仰的一代

"80後"的信仰之所以缺失,是因為他們內在的並不成熟的兩種思想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產生了衝撞。一個是從小接受的傳統的正統教育,父輩們的道德準則支配著這群年輕人的思想、行為。一個是受這多元環境影響的重建的價值觀。隨著改革的普及、思想的解放以及他們年齡的增長,日漸開闊的視野使他們接觸了父輩們不曾向他們提及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道德行為標準和文化態度,他們因此而重新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兩種思想的衝撞結果是新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解構了原有的思維體系。然而新建立的精神體系卻又沒有形成一種完整的系統,因此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正是在這互相衝撞的過程中,信仰漸漸被遺忘、被拋棄了。因此,當社會風氣漸轉向以金錢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主要標誌,沒有信仰支撐的"80後"們便由對內心的追求逐漸轉向對世俗中物質的追求,對國家和政治事務明顯失去熱情,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私人生活,如怎樣賺得更多的錢,謀取一份穩定的工作,過得更好,更舒服些,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則更顯得相當冷漠。

要為自己"埋單"的一代

我們因此可以瞭解到他們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埋單。儘管他們在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尚未完全建立成一套完善的體系,仍需要進一步地成長,但最基本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是最起碼要具備的,更何況,當下的"80 後"們在生理上已經完全是個成年人了,甚至有一半的年輕人已經步入職場。

"我年輕我怕誰"只適用於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卻不能借"年輕"的名義來做出囂張狂妄的行為,"年少無知"不能成為原諒造成社會不良印象的行為的理由。更何況,"80後"的確已經不小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