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主角──小提琴

樂器簡介

小提琴(violin)是一種擦奏弦鳴樂器。它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 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工藝技術。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於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於戲劇性的強烈感情。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著名作曲家寫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經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這種樂器上發展了精湛的演奏藝術。

小提琴是一個四條弦的弓弦樂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員(該族系中的其它成員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現代小提琴起源於義大利的克瑞莫納,在1600-1750年間成為最大的小提琴製作中心。著名的有:Amati,Stradivari,及Guarneri;他們製造的樂器現今都是無價之寶。小提琴的五度定弦為:g, d1, a1, e2,音域超過3個半組,是所有管弦樂團必不可少的正規樂器。

形狀構造

小提琴由70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鳴箱)長約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雲杉製作,質地較軟;背板和側板用楓木,質地較硬。琴頭、琴頸用整條楓木,指板用烏木。小提琴的音質基本上取決於它的木質和相應的結構,取決於木材的振動頻率和它對弦振動的反應。優質琴能把發出的每個聲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樣靈敏地傳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為羊腸制的裸弦,約從18世紀起,低音G弦常包以銀絲,使其反應靈敏。現代則將G、D、A3根弦用纏金屬絲的羊腸弦或鋼絲纏弦,晚近也用尼龍弦。E弦改用鋼絲弦,使其在高音區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製作成現代這種樣式,並非完全從形態美觀出發,而是有其音響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鳴良好,發音洪亮;琴的腰身狹 窄,便於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條,除防止木板開裂外,對琴的音質也起一定作用。面板與背板中間有音柱支撐,其位置變化對小提琴音色影響明 顯。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響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軟,或漆得不勻,都會有損於音質。當琴弓與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動時,通過 琴馬引起面板振動,又通過音柱使背板振動。由於音柱是支在琴馬E弦一側,E弦振動較少,而G弦振動較大,從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動,並造成共鳴箱的振動。能 否使琴聲得以充分發揮,取決於琴弦及其張力、琴馬質量、運弓的壓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種音質都表達出來,還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