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造33堰塞湖,雨季來臨威脅大(圖)

"5.12地震"發生以後,由於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在北川、汶川、綿竹、青川、安縣、什邡、彭州等9個縣形成了大大小小的33座堰塞湖。堰塞湖水患已經成為四川地震災區最嚴重的威脅之一。

地質專家擔憂,隨著雨季來臨,一旦設防不利,堰塞湖決堤的損害程度不亞於一次地震。




甘肅省徽縣嘉陵鎮寶成鐵路109隧道塌方現場約12萬方的山石磙入嘉陵江內,造成水位上漲漫上公路。經過蘭州軍區某紅軍師230名官兵和中鐵一局的大型機械連續作業,21日上午疏通出一條長100米、寬約7米的導流渠,水位開始下降(新華社)

據四川省水利廳副廳長朱兵介紹,33處堰塞湖中較大的3處分別是北川的唐家山堰塞湖、安縣的"長屯河"和青川。"其中北川的唐家山堰塞湖最大,目前水位上升超過40米,蓄水約3000萬立方米。這些堰塞湖如果水位繼續上升,則有可能淹沒下游地區大片城鎮。"

進入雨季危險性劇增

朱兵表示,目前四川水利部門正通過實地勘查、直升機巡查、衛星遙感監測等方式,全面調查堰塞湖的規模、穩定性、蓄水量、材質壩性以及上、下游受威脅範圍和人員情況。"據水利、水文、地質部門組成的專家組實地勘測認為,短期內唐家山堰塞湖不會造成重大潰堤事件,最近應該沒有什麼危險。"

但北川、汶川、青川、彭州等地周圍均是高山險嶺,地震後山體鬆動,隨著5月底6月初逐步進入雨季,大面積的強降雨極易造成泥石流。"泥石流一方面會抬升堰塞湖水位,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強烈潰壩,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會對震區形成二次災害。地震只導致部分房屋倒了,而如果是大洪水,空氣壓縮波會讓房子統統都垮。"朱兵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