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紀念成功預測四川松平7.2級地震30週年
——加強專群結合,提高預報水平--紀念松平7.2級地震30週年


30年彈指一揮間, 1976年8月16日、22日和23日松潘-平武發生7.2級、6.7級和7.2級地震;現在仍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儘管松平的三次破壞性地震使平武、松潘、南坪、茂汶等縣房屋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壞,有的地方倒塌百分之九十,震中區山崩地裂,泥石流嚴重,農田被毀,河流多處被堵成湖,但由於震前有預報,政府採取了防禦對策和措施,減少了損失,人員傷亡甚少,三次地震造成38人死亡,重傷150餘人,輕傷600餘人,取得了良好的預報效益和社會效益。
1966 年邢臺地震後,周總理首先倡導地震工作要"以預報為主",地震科學工作者要同群眾結合,實行領導、專家和群眾相結合。1976年的松潘-平武地震的預測預報就是在這一方針指引下,以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土洋結合,實行領導、專家和群眾相結合取得的。這充分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防震減災道路。
1976 年1月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上將松潘、茂汶列為全國第三個重點危險區。1976年4月中旬在成都召開了全省地震工作會議,對松潘,茂汶地震危險區和其它重點監視區的工作做了進一步的部署。接著,綿陽、阿壩、溫江等地區也先後召開地震工作會議,進一步加強了預測預防工作。在此期間,四川省地震辦公室數次派出專業人員先後到松潘、南坪、平武、茂汶、汶川、黑水、理縣、江油、大邑、邛崍等地協助當地開展預測預防工作。由於四川北部趨勢異常大多已經結束,6月14日四川省地震辦公室發出地震簡報第二期,對近1、2月的震情,提出預測意見,引起了四川省委和國家地震辦公室的高度重視。於是,6月22日,國家地震辦公室和四川省地震辦公室在成都召開了南北地震帶中段近期地震趨勢會商會。除四川省專群代表外,全國有十三個兄弟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會上肯定了四川省地震辦公室第二期簡報的預報意見。會商會後,四川省委對會商意見,還專門發了文件,特別應指出的是當時四川省委負責同志楊超書記,根據會商中一些同志認為有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在文件中將"6級"地震改為"7級"地震,地點在龍門山中南段。根據四川省委的指示,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和有關地震危險區立即成立防震抗震指揮機構,並要求阿壩、綿陽、溫江、雅安、成都、甘孜等地、市、州各縣立即加強對地震工作的領導,大力開展群測群防工作,積極做好防震抗震的各項準備工作。我省的群測點迅速建立起來,對加強監測預報工作,對這次松潘、平武大震的預測預報發揮重要作用。
為捕捉各種短期和臨震信息,國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辦公室以最快速度抽調專業人員,除加強平武,南坪兩臺工作外,還增加了江油、安縣、什邡、黑水、汶川、灌縣、大邑、邛崍、小金、蘆山、龍泉驛等流動臺站。國家地震局物探隊、地震測量隊、武漢、鄭州、廣州、南京地震大隊、山東、陝西、河北、寧夏等地震部門以及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生物物理研究所也派人日夜兼程前來支援,架設流動臺。與此同時,成都電視臺、峨眉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四川情報所也派人前往地震危險區拍攝各種珍貴的前兆現象,為短期預報提供決策依據。
四川省地震辦公室在抓好專業臺站建設時也狠抓群測工作,1974年下半年,為了加強群測群防工作,省局專門設置了群眾測震處。同時,還在地震危險區的七個地、市、州,48個縣建立地震工作機構,加強地震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編印了"地震知識","古今地震前兆現象資料彙編","幾個大地震的宏觀前兆"等宣傳資料。大力發展群眾業餘測報組織,至1975年底,全省有群測微觀點660多個,群測人員4000多人,宏觀點1100多個,觀測員3000多人,形成了專群結合的監測預報大軍。
由於震情的發展變化,四川省地震辦公室於1976年8月2 日,8月7日又發出了地震簡報第五期和第六期,提出了8月份,在龍門山中南段、茂汶、北川一帶或康定、瀘定一帶可能發生6級或6級以上甚至7級左右地震的預報意見。據此預報意見,四川省防震抗震指揮部立即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進一步落實各項防震措施。地震預報意見發出後,各種異常繼續顯著增加,臨震現象越來越明顯。此時,四川省地震辦公室向省委提出書面緊急報告,中共四川省委立即採取果斷措施。在8月12日凌晨,省防震抗震指揮部和省地震辦公室立即電告綿陽、阿壩、溫江、成都等地、市、州和各地震中心站、臺,通知地震危險區各縣,自8月12日起進入臨震戒備狀態。接到通知後,綿陽地委和阿壩州委立即採取了防震措施,平武、松潘、南坪、茂汶、北川、安縣、江油、汶川等縣迅速通知各工廠、城鎮、鄉村、山寨,人畜轉移到安全地帶;郵電部門準備好了應急通訊器材,交通部門調集了汽車;組織了搶修隊伍;物資部門準備好了各類救災物資;衛生部門準備好了醫療器材,組織了醫療救護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做好了一切準備,一旦發生地震,立即奔赴災區搶險救災。由於有了第一次7.2級地震預測預報的經驗,各級地震部門和群測點及時發現了臨震前兆,又較好地預報了8月22 日6.7級和8月23日7.2級地震。
1975年出現的小震活動沿龍門山構造帶呈北東向條帶狀分布,並在松潘、南坪、茂汶、黑水、北川形成地震空區,以及這些地區出現近四年地震波速比異常,b值異常;1975年對松潘、茂汶、馬爾康等地進行水準環測量出現的垂直形變異常,短水準急劇上升異常;松潘水氡從1975年3月出現趨勢異常;松潘的視電阻率,汶川地應力趨勢異常;1974年松潘、龍門山地區出現較大範圍的乾旱現象;從1975年下半年起,南坪、松潘、茂汶等地出現地下水異常(泉水流量減少)以及平武、南坪的竹子干死等植物異常。上述異常在1976年11月20日至25日,全省召開的地震趨勢會商會議上給以充分肯定,並形成"1976年上半年,松潘、茂汶地區存在發生6級左右地震危險"的預測意見。1976年1月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議進一步明確川、青、甘交界地區,特別是松潘、茂汶,在1976年可能發生6級或6級以上地震的預報意見,並將其列為全國第二個重點加強監視的危險區。
1976 年5月29日雲南龍陵、潞西發生7.3級和7.4級地震,根據川滇地震呼應關係,預示著松潘、龍門山地區地震危險性進一步增加;結合四川北部趨勢異常大多已經結束,地下水、動物習性異常有較明顯的增加等情況,認為這是中期異常向短期異常過渡的標誌。於是6月14日,四川省地震辦公室發出的地震簡報第二期,提出"近一、二個月內,在我省北部龍門山斷裂帶中南段茂汶、北川至康定,瀘定可能發生6級左右地震"的預報意見。7月底8月初,大多數短期異常如康定、平武水氡,已經開始轉折,趨於結束;地下水等多種宏觀異常現象經過6月20日前後,7月20日前後兩次高潮,8月初又開始顯著增加;參照地磁低點位移對發震時間的估計;考慮到四川省6級以上地震多發生在8月份這個歷史情況;上述異常現象顯示了臨震信息,於是四川省地震辦公室在8月2日提出"8月份,尤其是8 月13日、17日、22日前後發震時間"。地震預報意見發出後,各種異常繼續顯著增加,地下水、地光、地氣、動物習性異常數量和劇烈程度大大超過第一、二個高潮期,特別是靠近松潘、平武的茂汶、北川、江油、安縣、綿竹一帶更為集中和突出;8月10日康定姑咱水氡發生59.2Bq/L的突跳;四川省地震辦公室8月12日凌晨兩次緊急報告省委和省防震抗震指揮部,省上作出決定,自12日起進入臨震戒備狀態。
8月16日22時06分,松潘、平武發生7.2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各種異常又繼續出現,藉助第一次預報的實踐,各級地震部門、群測點和震區平武臺、松潘臺及地震現場震情監視分析組等及時作出臨震判斷,準確、及時地預報了22日05時49分6.7級地震和23日11時30分7.2級地震。
松平7.2級地震成功預報的經驗還很多,如震前不斷地加強臺站建設,提高地震監測能力;加強震情的跟蹤、研究,堅持科學有效地專群會商制度;加強短期(臨震)異常信息定量評估方法和技術的研究;加強震前、震時、震後的應急對策研究;做好防震抗震的各項準備工作,以減輕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這些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吸取和借鑒的。
松平7.2級地震已經過去三十年,今天我們再次來紀念它、回憶它,從中總結吸取有益的經驗,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地推進四川省的防震減災工作。目前,我們既面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要求,又面臨嚴峻的震情形勢,因而,我們必須進一步拓寬防震減災工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領域;必須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切實加強三大體系的建設;必須堅持面向社會、面向科技、面向經濟、面向市場,進一步完善地震災害管理機制,推動四川防震減災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雲基 高碧華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