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前,在四川省西部的羌族聚居區--茂縣疊溪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強烈大地震,給羌族人民帶來了沈重的災難。
公元1933年(民國22年)8月25日,農曆七月初五,當日天空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一群羌族小孩正在城隍廟裡觀看羌族藝人為城隍老爺"穿衣",因為再過十天,即農曆七月十五,就是疊溪城一年一度的城隍廟會。屆時,虔誠的羌人還將向城隍老爺求雨,求老天保佑,普降甘雨,拯救生靈。
時值中午,干了半天活的人們正在吃午飯。天上沒一片雲彩,沒有一絲風,太陽高高地掛在當空,火辣辣地照耀著大地。幾個小孩子坐在城隍廟邊的城牆上撕啃著玉米桿。突然,太陽紅了臉,天空中突然冒出一條火龍,發出霹靂一聲巨響,大地開始猛烈的搖晃起來,地中發出巨大響聲,與地面隆隆之聲相混合。風沙走石滾滾而來,人們的耳、眼、口、鼻均被塵土所塞,滿眼迷離不能遠視,只見近處地皮到處裂開了大縫,忽開忽閉,大地向下傾陷,人在地上一步不能移動,意志全失。持續了一分鐘之久,地殼停止搖晃,但四周巨大的隆隆聲仍持續不斷,沙石繼續飛揚,三小時後塵霧稍歇,方可辯遠近,太陽西沉,河山改易,城廓為存。疊溪這座擁有二百七十餘戶羌人的古老羌城,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塞--古蠶陵重鎮,竟被地震毀於一旦,只剩下一座殘破不堪,大部分倒塌了的城隍廟。城隍老爺塑像亦被亂石打得支離破碎,半張莊嚴的臉龐和一支瞪圓的眼睛被埋在塵土之中。
在疊溪遭到滅頂之災的同時,世界各地的地震儀也不斷收到了大地顫動的信號,鳥孰峰、南京地震臺幾乎同時記錄到這災難的振波;馬尼拉、大板、棉蘭、孟買、哥本哈根、漢堡、檀香山、巴黎、突尼西亞、悉尼、多倫多、威林頓、渥太華、拉巴斯等世界百多家地震臺都測收到了這可怕的震波......
地震史料上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時間: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
地震史料上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坐標:北緯30度,東經103.7度。
地震史料也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可怕的震級:7.5級。
從此,這個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川西北疊溪羌城,這個自古就是地處兵家必爭之地的疊溪重鎮,被地震從地圖上抹掉了,它隨著巨大顫動的一瞬間消失了......。但疊溪這個地名卻永遠滯留在中國強震震中分布圖上,被永遠地記錄在中國地震史料中,仍為眾多的地震科學家和地震工作者所關注。
大震之後,房屋盡行倒塌,當晚下起了瓢潑大雨,大地還在不時的抖動著,山上不時地滾落石頭,災難還在繼續肆虐著大地。大地震中倖免於災難的人們驚慌失措。露宿荒野,在飢寒交迫中掙紮著......。
大震時,沿岷江兩岸的銀瓶崖、大橋、疊溪三處崩下的岩石將岷江堵塞,頓時出現了三大埝壩。岷江主流斷流,銀瓶崖埝壩以上的江水被迫回激北流,挾沙石倒湧,兩小時後即淹至沙彎、猴兒寨。兩天後淹到普安,四天後湖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沒了觀音廟,水位上升 300餘米。從此,高山峽谷中出現一片平湖,逶迤達三十華里,寬約四華里,稱為上海子。同時松平溝、水磨溝、魚兒寨溝等地山崩數處,形成大小海子十一個,淹沒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
震後一個多月,岷江上游陰雨連綿,江水驟漲,各海子湖水與日俱增。10月9日下午7 時,疊溪海子瀑潰,積水傾瀉湧出,浪頭高達20丈,壁立而下,濁浪排空。急流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急湧茂縣、汶川。次日凌晨3時,洪峰仍以4丈高的水頭直衝灌縣、沿河兩岸被峰湧洪水一掃俱盡。茂縣、汶川沿江的大定關、石大關、穆肅堡、松基堡、長寧、淺溝、花果園、水草坪、大河壩、威州、七盤溝、綿池、興文坪、太平驛、中灘堡等數十村寨被沖毀。都江堰內外江河道被沖成卵石一片,沖沒韓家壩、安瀾橋、新工魚咀、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渠道工程、防洪堤壩掃蕩無存。鄰近的崇寧、郫縣、溫江、雙流、崇慶、新津等地均受巨災。據不完全統計死亡人數約在2500餘人左右。
- 關鍵字搜索:
- 19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