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利潤預測值累積減低 中國經濟走到緊要關頭

2008年3月,CFLP中國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8.4%,比2月上升5.0個百分點。4月,中國PMI各行業購進價格再次達到三年來的歷史同期高點,中國經濟已經走到緊要關頭。

4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體系中,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低於50%,其餘各指數均高於50%。從變化趨勢來看,同3月相比,除產成品庫存指數持平以外,其餘各項指數均明顯上升,升幅較大,多在4個百分點以上,尤其以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採購量指數升勢最大,升幅分別為6.9個百分點、8.7個百分點和9.4個百分點。

4月購進價格指數為達到74.6%,該數值甚至高於2005年同月的水平,但對比原材料的需求水平,中採諮詢認為,本輪價格上升並不是全部來源於需求,成本推動型的趨勢從2006年一直持續至今。

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企業一直以原材料替代、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力成本、壓縮利潤空間為代表的消化手段,幾年來起到了抑制社會產成品價格上漲的作用,而且同時企業利潤仍然持續上升。但隨著價格步步高漲,企業的消化能力在降低。從3月的PMI數據對比看,企業的新訂單與購進價格的差數形成反彈,達到2007年10月的水平,但與2006、2007同期相比,該差數降低超過10個百分點。而且,差值自2007年5月起,已經積累了90個百分點以上,進一步考慮如下因素:

1、自2007年5月以來持續增大的該差值,其積累的利潤減低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2、勞動力成本持續升高。

3、原材料價格繼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漲。

4、流動性過剩因素仍然大量存在,刺激投資走強。

5、行業壟斷在近幾年的競爭中逐步加強。

6、近幾個月以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速度已經無法抵消綜合成本上漲的速度。

中國經濟的方向已經走到緊要關頭,中國政策的穩健與力度,直接關係到中國經濟的下一步走向,是持續10%以上的增長,還是驟然緊縮?後者毋庸置疑將會帶來更多不良後果。

由此,企業提高銷售價格成為消化成本、提升利潤的唯一手段,而且也由於壟斷、行業同盟等因素成為可行手段。

中國政府可以實行的政策有價格補貼、勞動者收入的非貨幣性補貼、原材料行業的限價補貼、以多種手段提高勞動生產率等。除此以外,抑制流動性也是主要手段。

在中國中央政府的示意下,各地政府的價格補貼政策紛紛推出,尤其是面向中低收入者的補貼政策,從推出政策的級別,可以看出政府試行補貼的意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