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沉醉在詩風詞韻裡--月夜松風清歌揚

 2008-04-01 23: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月夜松風清歌揚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多年前,我在席慕蓉的詩中讀到這樣的句子:"回顧所來徑啊/蒼蒼橫著的翠微/這半生的坎坷啊/在暮色中竟化為甜蜜的熱淚"。於是,特別地喜歡"回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這幾個字,品了又品,意猶未盡,一種淡遠寧靜的感覺縈在心間。想像著,那翠微,該是怎樣黛青色的山呢?孤陋的我,直到近幾年才知是李白詩中的句子。

一直認為李白的詩,多是那種飄逸豪邁,上天入地,白雲從空,馳騁千古的浪漫風格。細讀他的作品,才知他不愧為詩中大家,也有許多婉約細膩的手筆,如"卻下水精帘,瓏玲望秋月"、"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我欲醉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天長地遠魂飛苦,魂夢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妾發初復額,郎騎竹馬來"、"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這首《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有王維孟浩然田園詩清新幽邃的氣息,如一幅清淡空靈的圖畫,慢慢展現在眼前。品此詩,就像讀一篇優美的散文,不知不覺,把自已融進唐時那美麗的田園風光裡。

暮色降臨在碧色的青山,天邊緩緩升起的那輪圓月,隨同我一起漫步在山林,回頭看看下山的路,青黛色的山巒橫在天邊。一片蒼茫朦朧。明月送我走進友人的鄉舍,活波的孩童打開了竹蘺門。穿過長滿翠竹的幽深小路,偶有長到路面的籐蘿拂過我的衣裳,大自然的清爽氣息漫過久違的心底。我們在月下且歌且飲,松濤陣陣,歌聲與松風聲交織在一起,迴盪在寂靜的鄉村。銀色月光如流水般瀉下來,周圍的景致朦朧而飄渺。幽藍的天空裡,星河清淺夜已深,我們沉醉我們高歌,請忘記一切煩囂吧,讓歡樂時光,永遠為我停駐!

多麼唯美的畫卷!沉浸在其中,心會如清溪般明淨澄澈。"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這種細緻抒情的語句,細細咀嚼,就會感覺滿口清香韻味悠長,會想起我們行走在人生的某個路口,忽然回首來時的路,總會帶著幾分感動與迷惘。

也讓人腦海裡定格這樣一幅溫馨畫面:在將暮未暮的山坡上,清涼的晚風裡,一位裙袂飄飄的少女,手摘三兩朵幽香野菊,對剛剛在夕陽下路過的山逕,頻頻回望,那清澈的眼神,柔和的微笑,在初升的山月下,融進了朦朧浪漫的氣息,真是美得妙不可言。短短几句詩構勒出如此純美境界,似一個溫婉女子的手筆,誰能想到出自豪爽的詩仙筆下呢?

李白喜歡月亮與美酒,在他的筆下它們變得既可愛又富於神韻,這是與他奔放自由的性格分不開的。他有著一顆積極入世之心,願效國輔弼,"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是他當初的志向。然事非所願,文人的性格哪能與王公大臣們相周璇呢?其結局可想而知,當他失望地離開長安時,心內仍明朗高傲,仰天大笑不為蓬蒿之人,從此棲息於大自然,與友人在青山綠水裡縱酒歡歌,繼續詮釋他的快樂人生主題。

他的快樂感染著所有讀此詩的人,由此,我想到了比他小十一歲的杜甫。同樣,他也是與友人相逢置酒,在鄉舍燈燭下敘談,卻沒有李白的此種情調,他當時是"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那種憂愁深重的感傷,在長噓慨嘆中緊攫著人的心,怎會有李白松下暢飲共陶然的灑脫呢?

還是羨慕唐朝那個美好的月夜,李白盡情地與知已醉歌歡談,傾聽松風拂過山谷,偶有兩人會心的微笑,靜默的瞬間,可以聽得到松子落地的聲音,夜露滴草的聲音,忘了今夕是何年。那麼,詩仙,可否允我靜坐一旁,托腮凝聽你們暢語高歌,不擾雅興。那時的我,定會含笑不語,只是深深地,深深地沉醉在月下美麗的詩風詞韻裡。

是的,如果可以,我願意回到唐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