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全球暖化 新版京都議定書 今起協商

全球近200國的官員與科學家31日起將在曼谷集會五天,就擬定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新方案,首次展開協商,希望按峇裡島路線圖,在2009年底前敲定新方案的具體內容。

去年約190國代表簽署峇裡島路線圖,約定要在兩年內協商出因應氣候變遷的新方案。京都議定書要求締約國必須在2012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比1990年的平均水準低5%,而富裕國家僅37國接受相關規範。

聯合國氣候專家希望,新的合約能約束所有國家,但富國與開發中國家對如何分攤減排意見分歧。

曼谷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擬定未來協商的時間表,以便趕上明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狄波爾(Yvo de Boer)說:"我們的挑戰在於設計一個未來的合約,能夠明顯加強改變的行動,在未來十至15年間成功阻止全球排放繼續增加,並在2050年以前達到減少排放總量。"

雖然協商很可能困難重重,但去年聯合國發表一連串的氣候變遷報告已明白指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已非常迫切。

其中一份報告說,石化燃料是氣候改變的禍首,如果各國不設法積極減排,氣候暖化將導致更多旱災、水災、海上風浪與暴風雨。

要擬定新的氣候變遷協議必須克服兩大困難,一是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大國不希望減排衝擊到工業化的進程;二是美國,2001年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布希總裁,今年11月即將卸任,美國也是全球唯一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富國。

開發中國家希望,富國能加速轉移相關科技,並資助窮國取得這些技術。

歐盟提議,以1990年的排放量為基準,工業化國家在2020年以前將排放量減少25%至40%。不過美國向來反對強制設定減排目標的做法。日本這次提出的方案比較和緩。日本建議,以2005年為基準,並按照各產業設定上限。按照日本的提案,全球鋼鐵或水泥產業將設定國際規範,以達到產業的減排目標。

批評者則說,按部門設定上限將嘉惠擁有先進科技的富國的產業,窮國則反受其害。

歐盟主張國家應率先減排,但美國認為這樣會傷害美國經濟,除非中印等國也一體加入。

美國談判代表華森(Harlan Watson)說:"主要的憂慮是所謂的漏洞問題,如果你加入減排,而你又有能源密集產業,他們可能會想移到其他國家,來逃避這項負擔。"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