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臺灣集中建立高科技自有品牌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面對南韓、中國競爭以及獲利降低等因素,臺灣高科技產業正從傳統代工,轉型為重視創新與建立自有品牌,這也是臺灣及二千三百萬民眾目前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

報導引述新竹科學園區工程師看法,臺灣高科技產業若不趕快轉型,繼續依賴代工,很容易被工資低廉的中國及越南趕上。

根據臺灣政府的數據指出,二零零七年高科技產品已佔臺灣出口比重七成,臺灣目前也是全球筆記型電腦、LCD液晶螢幕最大供應地。

報導說,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及聯電位於一九八零年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而擁有四百四十家廠商的竹科也是臺灣高科技產業重鎮;稍後,臺灣也在一九九六年成立南科,二零零三年又成立中科。

紐時指出,臺灣廠商大都替諸如戴爾電腦公司、蘋果及英特爾公司等國際大廠代工生產,很少擁有自有品牌,獲利空間正逐漸縮小中,有些更早已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及越南。

  不過,竹科管理局局長黃得瑞表示,過去三年,園區內的廠商投入研發的比重,已從佔總收益的百分之四增加到百分之七。報導並舉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為例,已開始重視產品創新以及建立自有品牌。太陽能電池製造業者昱晶能源科技,也是很成功的太陽能板設計大廠。

  根據統計,十年前,竹科只有二到三成廠商是晶片代工廠,現在八成的廠家專注在設計發展。紐時報導,對臺灣廠商而言,正面臨如何克服消費者偏好國際大廠的品牌認同挑戰。相對於鄰近的南韓,宏碁與華碩是臺灣少數聞名全球的高科技大廠。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