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組織改造,發改委變身,新宏觀調控體系誕生

中國國務院昨天啟動有史以來第六次國務院機構改革。過去五年來執行的宏觀調控部會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主導宏觀調控政策的最高部會發改委,今後不再審批細項業務,將與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建立協調機制,運用財稅、貨幣政策,形成新一階段更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


至於最初內部曾有意見提議,設立統籌"三行一會"─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及保監會的跨部會"金融委員會"構想,顯然未臻成熟,相關人士指出,金融部會改革計畫,最快在二○一○年展開。

為削減大量不必要的行政開支,轉變政府部會分工,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天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中國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向全國人大作說明並提請審議。

在這項被稱為是"大部制"的工程底定後,涉及變動的部會有十五個,其中,被裁撤的有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民航總局、建設部和人事部;新設的正部級機構有五個,分別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在全面改制後,原有二十九個部委縮減至二十七個。機構改革的具體內容為:為加強能源管理機構,建立協調功能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並建立能源管理局,由發改委管理;將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及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並入工業化和信息化部,成立國防科技工業局由該部管理。

此外,建立交通運輸部,將原有中國民航總局、郵政局並入,但基於種種原因考量,鐵道部暫時維持獨立;成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並入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立環境保護部,不再保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不再保留建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後由衛生部管理,明確由衛生部承擔食品安全及查處的責任。

分析指出,由於這次取消四個正部級部會,預計未來將有不少人事異動。而這次中國政府進行機構改革,只是整個計畫的第一階段,二○一○年後將有第二波調整。(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賀靜萍北京報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