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黎世報: 兩會不會有革命性變化
今天,中國十一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新蘇黎世報認為,儘管中國沒有建立真正的民主機制,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仍然發生了一些變化:
兩會期間的人民大會堂
"雖然胡溫為首的新領導至今仍然無意動搖共產黨的無限領導權,也不想實行多黨民主,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要求更多黨內民主和更多透明度以及要求政府對人民履行職責的聲音增強了。在中國,這絕非想當然的事。地方上,正在進行由人民直接選舉的試驗,中國的新聞檢查部門仍然以無可抗拒的鐵腕嚴格控制國內的公眾輿論,但是它們也允許這裡或那裡發表一些文章,這些文章包含有批評、要求進行更多改革、甚至謹慎號召糾正對中國革命史中一些黑暗面的評價。
此外,中國最近幾年也把一些非黨員選入政治機構,例如人大和政協的構成就發生了變化,其代表不再是清一色僵化的和退下的黨的幹部,而是運動員、經理,今年的會議上還第一次出現了三名通常毫無權利的民工代表。"
新蘇黎世報最後寫道:"由於中國政治進程的本質原因,不能期望今後兩週人大和政協會議上所做的報告和通過的決議有革命性的變化,但它們能給人一些有意義的啟示,可以使人看出黨和政界願意以何等程度實行超出修飾範圍的改革,以應對中國經濟急劇變化帶來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挑戰。"
新蘇黎世報駐北京記者在該報說,中國做出重大政治和經濟決策的方式使西方觀察家感到十分"中國化",人大代表可以提建議、組建新政府、通過預算,但這一切"與西方意義上的議會民主沒有什麼關係",這是因為:
"所謂的中國特色從人大代表產生時就已開始,他們中許多人自身就是黨的幹部和政府官員,他們雖然由本地區派出,但此前需由政府提名,再經過地方及中央黨和人大委員會的審查。人大代表不由人民自由直選產生,而由本來應該接受他們監督的人確定。他們雖然可以在北京提出建議,但選舉誰、支持什麼提案,這一切至少目前要由政治局和黨的重要幹部來決定。人大代表只負責在本地區貫徹北京的新指令。"
- 關鍵字搜索:
-
新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