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水利專家文章被中國網站遮蔽

旅居德國的國土規劃專家王維洛博士,近年發表了不少分析中國大型水利工程利弊的文章。有消息說,他的一些文章最近被中國的網站遮蔽,以防止對某些工程的批評言論。

被中國大陸網站遮蔽的文章,是王維洛的《三峽工程是生態工程嗎?》一文,以及接受電臺採訪,談論南水北調問題的節目。海外博訊網報導說,在被中國網站遮蔽的文章中,王維洛否定三峽工程是生態工程,而在電臺節目中,他指出南水北調抽走漢江1/3的水,也使得沿線河流無法維持正常的河流生態。

記者通過中國大陸的搜索網站百度進行搜索,仍然可以發現有關三峽工程的文章,但關於南水北調的電臺節目卻完全沒有痕跡。

王維洛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他不清楚自己文章被刪除遮蔽的事情,但認為和國計民生有關的大項目,應該允許專家和普通民眾進行充分的討論---

王維洛:「所有的工程論證都不能排除民眾的參與,這是一個基本原則。現在很時髦的一個模式就是三個P的模式,政府、私人和公眾是最普遍的模式,特別是像關係國計民生的這些大問題,就不能排除民眾的參與。」

王維洛表示,對於大型工程問題的辯論和討論,現在中國官方的作法甚至比文革之前更為退步---

王維洛:「黃萬里先生在反對三門峽工程的時候,還有7天時間可以公開辯論,他有一個辯論的機會。他曾經3次寫信要求給他30分鐘的時間來闡述一下他的理論、他的觀點,但是到他去世也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南水北調是藉著奧運會的東風上馬的,整個過程沒有通過全國人大批准的過程,儘管它的投資額是三峽工程的兩倍半。」

近年來十分關注中國環境問題的中國作家,曾經撰寫《中國之毀滅,中國生態緊急報告》一書的鄭義認為,中國許多工程建設已經無法進行純粹的學術討論,因為背後涉及了太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考量---

鄭義:「在中國,一個技術問題或者是一個工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控制了,因為技術問題背後有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水利設施是由水電部門來管的,建壩可以發電,電會帶來巨大的利益。比如原先關於三峽的討論,鄧小平就說過一句話,他認為從政治上出發,三峽是必須要上的。這句話就看出來,其實三峽問題背後有政治問題。」

王維洛表示,他並不關心自己是否能夠被中國官方接受,只是希望他表達的觀點和一些事實數據,能夠被中國學者和民眾知道,讓他們作出自己真實的判斷。而世界上任何超大型工程最後的決策者都是政治人物,這些人必須為自己的決策負歷史責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