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 好讀書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細細玩味,總能獲得新的啟示。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種讀書的心態與方法,不是很適合老年人嗎?五柳先生非常喜歡讀書,各種書籍都要看一看,但非常放鬆,對讀書的功利看得很淡,在瀏覽、泛讀之中絕不鑽牛角尖。然而,一旦有所"會意",從中獲得一些新的啟示和認識,便喜不自禁,甚至連飯也忘了吃。
〈五柳先生傳〉乃陶淵明"自述其生平"之作。陶公棄官歸隱之後,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但他畢竟是一個讀書人,在"所業在田桑"之餘,不讀點書他的日子是很難打發的。他這時候的讀書,是從自己長期養成的習慣與興趣出發,用讀書來豐富自己的歸隱生活。
然而,自〈五柳先生傳〉問世一千多年以來,有些人對五柳先生的讀書心態與方法多有誤解。比如,有人認為五柳先生"是為善讀書者",也有人認為他"不求甚解"的讀書態度與方法是不可取的。
仔細分析陶淵明的原文,可體味出他說的是自己讀書的兩種情境,這兩種情境所表述的正是五柳先生"自娛"式的讀書心態和瀟灑的讀書方法。
"不求甚解"的含義其實很簡明,就是拿起書來,讀懂個大概,如無興趣,也不必冥思苦想,以免"苦其心志"之累。在博覽的基礎上,獲得新知,從而達到愉悅性情的目的。由此看來,稱五柳先生"是為善讀書者"是頗有見地的。
據 史書記載,漢末的諸葛亮、石廣元、徐庶和孟公威四人一道遊學時,"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的"觀其大略"與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的讀書 法完全如出一轍,可見"不求甚解"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須知,那些有著堅實讀書根基和豐富讀書經驗的人,他讀書的"不求甚解"之解也是不膚淺的。所 以,只有真正的讀書人才會理解這"不求甚解"的真實含義,才會真正體會到"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興味。
- 關鍵字搜索:
-
五柳
來源: 人間福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y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