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協委員:南水北調威脅西北農民生計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安啟元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南水北調"工程為原本就苦於水源匱乏的中國西北省份帶來更大的壓力,對當地上百萬農民的生計構成威脅。
美國之音報導,曾擔任陝西省委書記的安啟元說,為迎接奧運,保障北京供水,包括陝西在內的省份被要求把最清潔的水源輸送到北京。這些省份必須得到相應的補償。

"金融時報"指出,這是中國政府高級官員非常罕見地在媒體上公開批評政府決策。

美國華盛頓研究機構威爾遜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環境問題學者吳嵐(Jennifer Turner)說,中國政府意識到舉辦奧運會的資源需求和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因此大力提倡"綠色奧運"。不過,到目前為止,輿論似乎比較關注北京空氣污染問題,安啟元的批評為奧運環保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敲響警鐘。

她表示,"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第一次聽到關於中國更重要環境問題的談論,也就是水資源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看到北京周圍省份的官員大聲抗議,強調中國的環境問題不能依靠短期的辦法來解決。這是一種新的呼籲,非常令人敬佩。"

目前,中國的年人均供水量為三百四十八立方公尺,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北京的年人均供水量為兩百三十五立方公尺,更低於中國平均水準。

隨著北京奧運臨近,北京供水緊缺的問題將進一步加劇。北京市政府預估,奧運期間,北京的水需求量將激增百分之三十,達到每天兩百七十五萬立方公尺。

吳嵐指出,從整體來看,北京的環保開支大部分用於整治空氣污染和改善廢棄物處理,因此,在距離奧運開幕不到半年的時間裏,除了從其他地區調水入京,北京似乎沒有更好辦法來保障奧運供水。

她表示,"我認為,在‘綠色奧運'的口號下,中國政府錯失一個很好的機會,就是應該從八年前開始在北方推動節約水源。但是,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空氣污染。於是,現在解決北京供水問題只能採取緊急調水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

吳嵐指出,"南水北調"工程在北京申奧成功後幾星期獲得批准。"據我瞭解,南水北調工程上馬前並沒有經過非常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當時也沒有舉行公眾聽證會的規定。"

她表示,中國人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利。隨著中國逐漸增加決策過程的透明度,今後中國政府可能會發現大型工程立項的難度增加。

安啟元受訪時,還對包括三門峽大壩在內一些黃河水利工程提出批評。他表示,這些工程造成泥沙淤積、洪水氾濫、水污染及水源缺乏,應盡早拆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