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團體關注中國勞工狀況

中國2008年開始施行旨在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勞動合同法》。這項2007年6月通過的法案在促使一些國際勞工團體跟中國官方勞工團體接觸的同時,也再度引起人們對中國勞工問題的關注和爭論。

中國當局近來加緊了對獨立的非政府組織和異議人士,如網上活動人士胡佳和異議人士作家呂耿松的騷擾活動,從而引發了這場爭論。

這場超出工會本身的爭論提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包括中國官方控制的公民社會團體的自治和改革能力,以及勞工、企業和學術界同中國官方工會的建設性的接觸,是更強化共產主義制度還是間接地促進有益民主的漸進改革。

*新勞動合同法能否執行?*

設在香港的中國勞工通訊指出,對於中華全國總工會來說,新的勞動合同法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因為它提供了勞資雙方協商勞工合同,幫助減少持續發生的踐踏勞工權益的工具,但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工人們將獨立地組織起來。

中國勞工通訊歐洲代表蔡崇國說,今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大量解雇工人,來規避新法施行後的一些不利企業的規定,而學術界對新法內容的爭論,也影響了勞動合同法的權威和信譽。他說,沒有勞資談判的機制,沒有輿論的監督,很難使勞動合同法得到認真貫徹執行。

他說:"勞動合同法的制定,對中國勞動問題的關注是有效果的。但是,沒有獨立的工會,沒有獨立的輿論,沒有勞資協商的機制,來指望一個法律能得到很好的執行,是不現實的。"

中國勞工通訊發布的中國工人運動觀察研究報告說,不可否認中國的勞動法律和勞工政策在不斷更新和完善,但工人的勞動權益卻得不到改善,甚至不斷惡化。報告認為,真正的保障勞工權利是給工人以自由組織的權利和空間,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來真正的勞資關係的調整機制。

主要由城市下崗失業工人、城市在職工人和進城務工農民組成的社會弱勢群體,由於他們有共同的社會地位,生活經歷,抗爭目標,相近的權利狀況,社會底層的階級意識和抗爭經驗和教訓,每年自發舉行的集體抗爭活動多達10餘萬起。

*勞資糾紛沒有減少跡象*

長期關注中國勞工問題的活動人士蔡崇國說,國企改制工人被強迫解雇,買斷工齡,外資兼併國有企業導致大量工人失業;農民工的勞動、工資和安全等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是中國工人抗爭活動的主要誘因。

他說:"地方政府為了政績, 地方政府的腐敗,以及工人沒有權利,特別是中國民工,致使中國的抗議,勞資糾紛還是沒有減少的勢頭。"

中國工人抗爭活動的增加對執政的中共領導層構成巨大的威脅。曾在克林頓政府中擔任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的謝淑麗說,中共領導人認為工人運動是最具威脅的抗議形式。

荷蘭巴德大學人權教授伊恩.布魯瑪說,即使在西方資本主義最殘忍的階段,歐美的公民社會都是由獨立於國家、但對社會各階層開放的教會、政黨、俱樂部、社團和協會等巨大的組織網路所組成。

但是在中國,雖然自從毛澤東時代結束以來,人們獲得了很多個人自由,但他們沒有自由建立任何不被中共控制的組織。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所謂代表工人利益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實際上是被中共和企業管理層所控制。中國勞工通訊創始人韓東方說,他們既不為工人講話,也不聽從上級工會的監管。如果工人能利用新法以民主的方式推選出他們自己的工人領袖,能有效地代表工人的利益,工會就會贏得工人的信賴。

*產生獨立工會可能性渺茫*

中國當局關注中國工人的勞工權益,也促使國際勞工組織不可避免地跟中國官方工會接觸。國際工會聯盟決定跟被大多數國際工會組織認為是鎮壓工人而不是代表工人利益的中國官方工會接觸。

中國勞工通訊歐洲代表蔡崇國說,國際勞工組織同中國官方工會接觸既有其好的一方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他說:"它使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中國得到國際承認,國際的承認會使中華全國總工會改善在國內的形象,使中國的獨立工會更難產生。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迫使中華全國總工會不斷地瞭解國際工會的運作,不斷地瞭解它本身的問題。"

蔡崇國說,在2008年中國當局在關注和改善工人生活訴求的同時,將繼續加強對獨立工會的強硬手段,而官方的中華全國總工會也將積極協助官方壓制獨立工會的成立。他說,由於中國工人作為一個階級的意識還缺乏,因此中國獨立工會的建立未來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本文留言

作者楊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