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新解(三)

二、四大名著的特殊使命

我們把話題回到開頭。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為什麼說現在正處於"末法"之時?這在修煉界是一個共識,不論是佛教、道教、基督教,也不論是何種修煉方法,包括各個民族有關自己民族起源的傳說,都有一個共同的意思表達:人是來自天上的;是因為自身的罪業導致自己在人中受苦。所以才有各種宗教及許許多多的修煉方法。跳出人的生死輪迴和回歸天國,成了所有信仰最基本的理論基礎和一個最高的人生指向。

(一)高義薄雲天 正信震蒼宇

"三國"的故事流傳了一千五百年左右,到羅貫中這,才集之成書。紛紛紜紜的百年"義"事怎麼會有這麼旺盛的生命力?其實在流傳過程中,不就是在把"義"理廣播人間嗎?中國人對"義"的理解和實踐,是其它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無法比擬的。當然"神州"之地所發生的有著特定內涵的史事,都不可等閑視之。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寫在明朝,也是有原因的。可以說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是大唐。不是指國土,是指文化、民風及社會治理,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等綜合情況。我們舉例說,以清朝、民國,或中共掌權的這幾十年來看,中華大地怎麼沒有為人稱道的有關"義"的人和事呢?其實即使有,人們也不會像對待"三國"故事那樣的流傳下來。人性的冷漠也是像整個社會一樣一點點、不知不覺的退化到今天的。今天的媒體能使新聞在世界各地同步播出,可是,人們心中已不再有英雄的空間,也在逐漸的降低著"義"的標準。其實準確一點說,是人的道德水準完全降下來了,人性的自私已摧毀了人的"義"節。特別是在中共掌權的幾十年間,由於作為個體的人的一切都被中共壟斷,中國人思想深處對傳統的"義"的價值取向已不為中共所容。連古代一個乞丐武訓靠行乞辦學的"義"舉都被撻伐,還有什麼"義"可言?"義"越來越變成一個字,而失去它應有的內涵。

然而"義"畢竟在歷史上作為中國人所特有的一種文化特質存在過。羅貫中"演""義"的同時,既給"義"作了全面透徹的表達,又為後人指明了"義"的價值。所以,今天人們在心中對"義"的理解儘管被強制剔除,可還在思想深處有著對"義"特有的解讀。

這才是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原因。

(二)自古"正法難遇" 珍惜萬古機緣

《西遊記》寫了一個完整的修煉故事,內嵌一句話最有意義:"夫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這一句話和上下文幾乎沒有什麼聯繫。作者借三藏之口說出此句,正道出了他寫此書的一片真心,真可謂用心良苦:生在中土(中國)的人啊,在"正法"洪傳之時,切莫錯失良機!顯然,那時是沒有"正法"的,不然他也不會去西天取經了。


本文留言

作者撣塵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