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緊解決災區電荒

星期二(2月5日)上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當前應對雨雪冰凍災害和搶險保電工作的情況。

 

雪災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電力供應

電監會首席工程師顧峻源介紹說,現在,全國一共有13多萬電力職工正在搶修冰雪災害嚴重地區的電力供應系統,努力爭取各個災區恢復供電。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 在湖南南部的郴州市,當地居民已經連續12天沒有電力供應。

飲水供應完全靠卡車運進。蔬菜、水果和肉類食品的供應也在減少。許多商店因無貨可售而關門。

僅存的新鮮食品的價格也大漲,蠟燭和取暖做飯用的柴火更是奇貨可居。

電荒嚴重

電力供應受阻曾使許多地區的電力機車停開,導致數百萬回家過年的乘客被困在車站。

在中國最貧窮的省份之一貴州省,百分之五十的電力供應被惡劣天氣切斷。

據中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介紹,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貴州電網500千伏網架基本癱瘓。

湖南電網、江西電網也遭到嚴重破壞。最嚴重時,湖南電網與華中電網僅以1條500千伏線路相聯運行,省內500千伏線路受災停運18條,佔全部500千伏線路的60%。

電監會的官員說,到本週二,受影響的50個市縣中已有27恢復了供電。

在全國範圍,受災影響供電的縣大概有170個,現在已經恢復和部分恢復的縣城大概有131個,正在組織搶修恢復過程中的縣城有39個。

顧俊源還說,湖南郴州部分地區在週一晚曾一度恢復供電,但只持續了三小時。

任務艱鉅

在電力供應中斷的郴州市,居民在街頭排隊領取飲用水

中國官方承認,確保所有的縣城能夠在春節以前恢復供電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他們正在力爭80%的災區鄉鎮能夠在春節前恢復供電。

在被記者問及此次冰雪災難是否給中國電力系統發出了一個危險的訊號時,顧俊源承認國家有必要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教訓。

但他也強調,目前中國的輸電系統是按照正常的設計標準和國際通行的做法,大量的高電壓等級的線路是按30年一遇的自然災害來設防的。

30年一遇的雨雪冰凍的氣候是指導線設防覆冰的標準不能超過10毫米。而此次災害影響較大的貴州、江西、四川、雲南等地高壓電網的設防的標準一般都是30年一遇,也就是10毫米到15毫米之間。

而此次50年一遇的冰凍雨雪氣候平均的覆冰大概是在30毫米到60毫米,大大超過了這一設防標準。

星期一(2月4日)中國氣象專家承認,他們對這次造成嚴重災難的暴風雪"預報不足"。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承認,氣象部門的預報水平,還不能準確預報每次暴風雪的時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