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為了探知兒童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對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究竟有哪些最迫切的要求,一位美國學者對一萬多名膚色不同、經濟條件各異的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對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放在首位的並非是經濟、物質條件。他們對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東西似乎都不大在意,相反,卻很關注自己的家庭精神生活。兒童對父母的最重要的十條要求是:

  1.孩子在場時,父母不要吵架;

  2.如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父母對每個孩子應一視同仁;

  3.不能對孩子失信或撒謊,說話要算數;

  4.父母要相互謙讓,不可互相責備;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親密無間;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不能忽冷忽熱,更不能動不動就發脾氣;

  8.家裡應該尊老愛幼,決定全身的事應該徵求全家人的意見;

  9.家庭要重視文體活動,節假日或星期天要到戶外遊玩;

  10.父母有缺點時孩子也可以提出批評,應該歡迎孩子提不同意見。

  這十條要求不難看出,孩子最關心的是家庭氣氛和對他們採取的態度。他們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鬆、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在這種良好的家庭中生活,最利於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我國某市婦幼保健站兒童心理研究組曾對該市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答案五花八門,但值得深思的是,回答中最多的並不是"怕爸爸媽媽打我",而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

  "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裏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某市勞教部門對接受勞教的236名失足少年進行了一次失足原因調查,結果也令人吃驚:在236名少年中,家庭破裂或已達到破裂邊緣的,父母之間經常爭吵的佔43.6%;家庭生活渙散、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即所謂"享樂型家庭"佔37.7%;對子女放任自流、溺愛嬌慣或任意體罰的家庭佔28.4%。

  上述這些事實,足以說明家庭氣氛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和品格的形成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當前,可以說所有的年輕父母在培養子女方面都捨得花錢,也認識到智力投資的重要,買鋼琴和請家教都在所不惜,但卻很少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很少注意自己的家庭氣氛的創造。他們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什麼,只需要父母的愛撫、照料、指揮和管教就夠了。至於夫妻間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喜好什麼,厭惡什麼,對小孩子是無所謂的。這可是大錯特錯了。其實,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就是一架架全頻道的電視錄像機;那一對對靈通的小耳朵,宛如一臺臺高效能的錄音機,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貯存大腦裡。這對他們心理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家庭,夫妻間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裡寡言少語,總是繃著陰沉沉的面孔,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們如受苦刑,他們那天真無邪的天性受到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會使兒童變得冷漠、孤獨、執拗、粗野,成為心理方面的畸形兒,妨礙他們成長為有用之材。

  作為年輕的父母,當你們認識到家庭氣氛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如此重要作用之後,你們應該做何打算?良好的家庭氣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全靠你們精心地去創造。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