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災反思:中國缺的是什麼?

大雪暴露崛起的中國許多深層的問題
 
中國持續了二十多天的冰雪災害稍有緩和,但是仍然面臨部分地區大霧天氣的考驗。

隨著春節的臨近,交通各部門仍在加緊疏導各地滯留的返鄉旅客。

部分地區的供水供電也在恢復正常。

不過在郴州這個湖南省的重災區,供電仍然沒有恢復。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受災人數已經超過一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些數字並不足以反映每個災民實際承受的苦痛和磨難。

政府表現

回顧中國前一段的救災工作,在香港的中國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向本臺表示,中國政府應對災害,反應遲鈍。

中國氣象部門早在一月上旬就預告了風雪惡劣天氣,但是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

林和立認為,中國各地直到溫家寶下旬前往湖南災區後才開始全面的救災工作。

不過,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鄭宇碩認為,中國政府的救災表現還是好的,雖然在救災前期沒有認識到受災的規模和程度。

鄭宇碩說,儘管如此,但是中國目前的救災工作仍然有兩個大的問題需要面對:一是偏遠災區目前仍然缺乏救援,二是物價飆升,政府恐怕還需要從長遠角度來應付。

政策與對策

中國在2007年8月出臺了《突發事件應對法》,為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軍隊在突發事件出現時的行動方針設定了法律依據。

然而,法律的制定與落實畢竟還存在相當的距離。

鄭宇碩認為,不同省份財政狀況的不同導致各地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也不同。只有中央領導親自過問的時候,地方政府才會真正予以重視。

林和立指出,中國解放軍的廣州軍區和南京軍區前期也並沒有積極投入救災工作,給人感覺是他們要等到軍委主席下命令之後才採取行動。

而中國媒體的報導仍然沿用一貫的宣傳口徑,著重報導領導人如何組織抗災救災。

風雪中的疑惑

在風雪還沒有過去,交通還沒有順暢,遇難人數還沒有完全統計的時候,追究責任或許為時尚早。

不過,已經有許多人在問:雪災暴露了多少豆腐渣工程?交通癱瘓說明瞭什麼?烈士是為誰犧牲的?是天災還是人禍?是災難還是警告?中國缺錢賑災嗎?災難中,中國缺的是什麼? ......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