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解放報》:雪冰天氣威脅「和諧社會」

《解放報》和《費加羅報》週六都發表文章報導了中國雨雪冰凍天氣災害的情況。《解放報》駐京記者的報導指出,這次五十年不遇的天災將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種種脆弱不斷暴露出來。由於缺少防寒設施,很多地區的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中斷;電力短缺開始威脅全國;許多電廠因為煤運輸困難而停止運作;很多地區都出現供電、供暖中斷。這篇報導隨後介紹了在天災中凸顯出來的中國能源困境,指出,中國能源供給80%來自煤,因此,儘管煤礦人員和環境代價很高,但煤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全國近40%的鐵路網為運煤專用。加油站總是有運煤車在排隊。兩週以來,儘管政府調動了數十萬軍隊清理公路和鐵路,但煤還是難以運達目的地。結果是:不僅千家萬戶出現供電中斷,工業生產也受到影響。
    
     《解放報》文章繼續寫道,中國農曆新年到來之際,這場冰雪災害越來越像一場災難。廣州車站擠滿了不顧一切想登上火車的人群。近60萬民工在焦慮中等待。對於他們來說,春節是他們每年回家探親的唯一機會。每年的春運高潮都很困難,今年的春運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天災造成的現實困難有可能引發社會不滿。《解放報》文章寫道,那些沒有發生雨雪天氣的地區老百姓開始對物價上漲不滿。文章指出,2007年,中國通貨膨脹率創記錄地達到了5%,顯露出中國經濟的另一個弱點。今年1月,儘管政府出臺一系列措施,但豬肉和糧食價格還是出現上漲,對節日造成影響。寒冷天氣沒有好轉的跡象,但當局更擔心社會不滿情緒升溫。
    
    《費加羅報》的相關報導也指出,儘管中國政府利用這一機會展開宣傳,無數受災者變成了殉難者,政治領導人變成了噓寒問暖的"國民之父",但對於政府來說,局勢仍然令人憂慮。民政部門週五估計,經濟損失達到五百三十九億元人民幣。但《費加羅報》文章認為,這一數字與2007年"中國工廠"三萬三千八百億的產值相比並不算什麼,真正的威脅並不在於此。文章寫道,在農村,佔全國總人口56%的農民幾十年來忍辱負重,如今,他們不再沉默。倘若農民的不滿擴大,惡劣天氣繼續影響城市供應,胡錦濤的"和諧社會"就會出現裂痕。週五,政府開始強調農業產品供應是當務之急。有人已經把這場天災稱作是"人道危機"。自危機開始以來,已經有近百萬頭豬、近四十五萬隻羊死亡,當局極為擔心物價將會大幅上漲。
    
    《費加羅報》這篇文章寫道,農業生產是中國經濟的薄弱環節。食品價格上漲是導致通貨膨脹的重要因素,食品支出佔中國家庭支出的33%。然而,這場天災有可能使政府控制物價的努力化為烏有。文章引述專家估計,今年1月,物價指數可能上升6,5%。為了保證物價,政府緊急撥出大筆款項,支援農業。文章對此寫道:社會平和無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