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設計師:中國是一個大神奇(圖)

(看中國記者唐清泉美國舊金山報導)2008年1月26日神韻藝術團在舊金山歐菲姆劇院的下午場演出,觀眾中有許多是父母帶著小朋友們一起來的。

灣區Belmont市居民莉莉連·斯貝克(Lilian Spec),帶著女兒瑪麗莎及朋友一家來看晚會。過後與記者侃侃而談。

莉莉連是位設計師,從事圖案設計、網站及各種通訊媒介設計。她說最初是被晚會的海報所吸引。參加過中國新年遊行,知道一些中國人過年的習俗。饒有興趣地看了海報,就想該會是一臺蠻有意思的演出呢。

說到這裡,八歲的女兒瑪麗莎在旁插話道,"實際也是這樣啊!"

"的確如此",莉莉連說。

"那你喜歡哪個節目呢?"記者就問瑪麗莎。

"我好像都喜歡,非常酷(it‘s very cool),我去看過中國新年遊行,但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表演!",瑪麗莎用純真的童聲,卻煞事老煉的回答道。

莉莉連看著女兒笑,繼續她的談話,真的非常享受整臺演出。喜歡晚會中主持人的介紹詞,對一個個不同的節目和故事有了更好的瞭解。她還表示,"作為設計師。我特別屬意晚會的色彩運用,有著與眾不同的感性度(diffent sense of sensibility)。" 莉莉連還喜歡晚會的服裝配飾。綢帶、絲巾、扇子,長袖都能舞出風韻,獨特曼妙,成為了舞蹈表現的重要組成。

莉莉連小時候五歲時學芭蕾,對晚會表現的中國古典舞讚賞有嘉。她說中國古典舞舞步變化多樣,卻優雅高貴。有時好似滑翔般流暢,非常美。相比芭蕾有相似之處,但更具特色。芭蕾沒有描述的部分,而中國古典舞有,所以更能表達內在的思想感情。

莉莉連談到自己的一個很深的感受是,要不是看了這臺晚會,還真瞭解不到純正的中國傳統文化。她說她去過香港、廣州,中國的正統的古典文化好像失落了,在那裡找不到一點痕跡了(hardly any trace)。

莉莉連雖然第一次看演出,對中國傳統文化很自然地接受和欣賞,並想瞭解更多。最後她補充說,中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但有那麼多我們還不知道。是一個大神奇(big mystery)!

與莉莉連同來的還有一家四口。媽媽摩尼卡原先是生化科學家,現在是全職媽媽,平時在家看顧三個兒女。爸爸羅傑從事高科技公計算機工作。他們都喜歡這次演出。羅傑特別喜歡那個仙女如蕩漾般美麗的舞蹈,小艾瑞克馬上上來告訴:"我也是!"

莉莉連(前排右),女兒瑪麗莎(前排右二)及朋友摩尼卡,羅傑一家

(看中國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留言

作者唐清泉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