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愛發現距今四千餘年龍山城址

中國河南博愛縣新發現一座龍山文化城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專家認為,這項發現對研究中原地區的文明起源和人地關係演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據中新社報導,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證實,考古隊已搞清城址周圍的古地貌環境和經濟生產區,並在遺址中首次發現小麥遺存。  

發掘領隊山東大學教授王青表示,龍山文化處於夏朝建立前,是中原地區社會劇烈轉變的時期。這次發現的城址廢棄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建築年代應在龍山文化中期前後。據報導,這座龍山文化城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金城村的中東部,大部分壓在村舍下,城牆埋於地下一點五米,殘高二至三米。

城址的平面形狀大致呈圓角長方形,面積達三十點八萬平方米。在西、南牆中部可能有城門,北、東、南牆外側發現有小河或排水溝環繞形成的防禦壕溝。  

考古人員在西、東牆外分別發現大面積沼澤堆積和緩土崗,在居住堆積的灰坑中浮選出小麥、粟、黍、水稻和大豆等糧食作物的炭化遺存。專家推測,城外的沼澤和緩土崗應是種植這些糧食作物的生產經濟區,緩土崗的高處則是從事季節性生產的臨時住地。  

另外,考古還出土刀、鐮、鏟等石器,罐、壺、盆、單耳杯和鼎等陶器,以及豐富的田螺殼和少量豬、狗、鹿等哺乳動物的遺骸。王青說,城址是目前河南省發現的第十一座龍山文化城址,也是豫西北發現的第三座同期城址,與不久前新發現的溫縣徐堡龍山城南北相距僅七點五公里。多座龍山城址的連續發現,充分顯示中原地區龍山時期社會急劇轉變的歷史面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