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文化論爭凸顯國人浮躁心態

近日,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披露的"《花花公子》將在奧運期間解禁!"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彈"引發了國人的強烈關注。儘管北京奧組委對此消息進行了否認和澄清,但有關"該不該解禁《花花公子》"的投票在環球網第一話題仍吸引了上千網友的激烈討論,正、反兩方的投票數更是呈膠著狀態交替上升(2008年1月12日《環球時報》)。

自大眾對李安的電影《色戒》激情床戲的口誅筆伐,到廣電總局對涉"黃"電影《蘋果》的嚴厲開刀,如今又出現所謂代表了西方情色文化的《花花公子》的奧運解禁論爭,這段時間,國人對"情色"的關注度不可謂不高。對情色文化的論爭,如今連奧運的光環也扯上了,似乎人人都想為國家的榮譽、民族的精神擔當責任,此般境界,何等高尚,還有什麼比這更吸引國人的胃口呢?

筆者倒要不合時宜地問上一句:"色"要"戒",何必非扯上奧運的光環不可?竊以為,當前,把"情色文化"與"奧運盛會"關聯起來的論爭,只不過是一場自下而上,從民間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標榜著"愛國熱情"的浮躁跟風心態的產物罷了。從媒體到大眾,從眼球到口水,已然讓國人的神經異常焦躁不安,設若再把這種樂此不疲的論爭延及奧運,豈不要讓好不容易盼來的體育盛會頓生尷尬?

其實,細心考究一下就可以明白,"情色"文化並非新鮮物,乃社會一常態。這些年來,一夜情、同性戀、性工作者、愛滋病等在我們的身邊潛滋暗長;而用身體寫作的美女作家,靠誇張性描寫吸引讀者眼球的作品,以及用色情噱頭拉動票房的成人電影也譁眾取寵。這些都早已令國人見怪不怪了。而在民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對"情與色"的態度,又是那麼的"渴望"與"隨意",聊天時的"黃色笑話"、簡訊中的"黃段子"隨處可見。若真要戒色,談何容易!

顯然,對情色文化的"禁"還是"不禁",國人的心態之所以複雜,無不是因為即將到來的奧運會所承載的至高無上的夢想與意義。但是,解禁《花花公子》並不能代表對外開放的姿態,反之,禁也不可說明神州大地出現的情色歪風就從此能銷聲匿跡。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人在大聲聒噪地對外來的"情色文化"禁與不禁振臂高呼之時,為何就不好好想一想,一直以來,由於自我的放縱與庸俗使得文化軀體所中的"情色"之毒有多深!否則,《花花公子》又怎會對中國偌大市場涎垂三尺?

北京奧運是不太可能成為根治國人痼疾的靈丹妙藥,它只是一面鏡子,用以鑒照。當務之急,則需國人能藉此好好地觀照自我,審察自我,解剖自我,完善自我,及時"戒"除內在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亞廣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