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正紀念堂改名重開不遮蔣銅像

臺北中正紀念堂改名臺灣民主紀念館後,元旦日(1月1日)對外重開。館內的蔣介石銅像沒有被圍封,但銅像的上方掛上了新的裝置藝術品。

蔣介石銅像上方掛上了裝置藝術品。

臺灣總統陳水扁帶領"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打開銅像大廳的大門,為紀念館重新開幕。

他在開幕式上說,民主得來不易,提醒臺灣民眾要珍惜辛苦得來的成果。

陳水扁說:"今天臺灣民主紀念館的重新開幕......讓原本對獨裁威權統治者的崇拜廟堂,轉變成為讓臺灣人民反省學習,探索民主、自由、人權的場所。"

此前臺灣教育部曾表示會以銅條把蔣介石銅像重重包圍,現在則是在前面和上方擺放原住民達悟族使用的獨木舟,還有用星空、飛魚、京劇臉譜和風箏組合的裝置藝術品。

重開的銅像大廳內,挂有"民主臺灣之牆"和"守護臺灣之牆",還有"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姓名、學運照片等。

在主建築物外,教育部用綠色底的百合圖案,把堂前的中華民國國徽稍作遮蓋。

紀念館重開後第一天就安排了三個主要展覽。除了在銅像大廳舉行的"民主開門、自由風吹"特展,還有"臺灣人權之路"和"報禁解除20週年"展覽在館內開展。

藍綠抗爭

陳水扁推動中山紀念堂改名,在臺灣泛藍和泛綠陣營之間引發了激烈抗爭。

就在正式對外重開之際,館前自由廣場就同時聚集了支持和反對的民眾,更出現互相對罵場面,需要警察調停。

中正紀念堂銅像大廳在去年5月初以屋頂瓦片漏水為由關閉,到5月19日正式由陳水扁主持揭牌儀式,改名臺灣民主紀念館。

紀念館前的廣場也同時改名為自由廣場。

到12月8日,館前牌樓上原有"大中至正"牌匾也被換上"自由廣場"新牌匾。

這些改名工作,加上上月下旬撤除蔣介石和蔣經國陵寢的憲兵崗哨等,都被視為陳水扁"去蔣化"的舉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