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用人心的"顏色革命"解決中共問題
--紀念《九評》發表三週年暨慶祝三千萬人退出中共

三年前,面對歐洲出現的一個個"顏色革命",中共驚恐萬狀。胡錦濤叫囂要把中國的"顏色革命"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不容許在中國出現曼德拉、瓦文薩式的人物。三年來,他們不遺餘力地用暴力抹殺一個個民間的維權運動,肆無忌憚地開槍血洗廣東汕尾農民的維權。他們在光天化日下,公然驅趕、毆打、拘捕成千上萬的上訪的百姓,拘禁一個個曼德拉式人物,如高智晟、力虹、胡佳等人。他們繼承江澤民殘殺法輪功的暴行體系,繼續大規模地殘酷鎮壓法輪功。中共以為只要用刀把子砍向任何剛萌發的異議運動,就能把中國的"顏色革命"扼殺在襁褓之中。

然而,中國的"顏色革命"在人心之中,在人民的心中!由《九評》所引發的全球退黨大潮,就是發生在人心中的中國式的"顏色革命"。這是一場和平的、理性的、慈悲的、非暴力的抗暴運動,它不需要一槍一炮,不需要一兵一卒,它以明瞭真相,喚醒良知,獲取人心為根本,它激發民心,聚集民意,造就整個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的對抗暴政的民心。三年來,在《九評》的揭露下,三千萬人毅然退出中共,堅決唾棄中共,對中國社會產生極大的深遠影響。中國的人心在變,滅共的民意在聚集,這人心的變化和民意的聚集所產生的精神的力量能摧毀一切暴政,打倒一切暴君。面對飛速發展的正在聚集億萬民心的退黨大潮,面對人心的背離,中共卻找不到敵人,無處可下毒手,而聚集起來的億萬民心,卻隨時可以合力把中共埋葬,這使中共陷入了空前的恐懼和尷尬的境地。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人心的"顏色革命"中,有人還抱著對中共政權的幻想,還抱著對中共體制內革命的憧憬,天真地呼喚"中國的戈爾巴喬夫"和"中國的葉利欽"出場。但是中國沒有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中國也不會產生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這是中共專制體制決定的。在中共的專制體制下的官場內,只能產生忠心於中共的奴才和毫無思想的笨蛋,任何良知和任何獨立的思想都被中共撕得粉碎。

人們從中共的一些頭目們的表演中能清楚地看到這點。曾經被外國記者稱為"中國的戈爾巴喬夫"的朱鎔基,對這個稱呼大為不滿,他惱怒地責斥記者說,他是一個中共黨員。是的,他首先必須是忠心執行中共旨意的奴才,一個中共黨員,否則是活不下去的。即使像趙紫陽這樣的中共黨內開明人物,在他大權在握時也不敢利用手中的權力越中共的雷池一步,為中國的民主運動打開一絲生路,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無數的民眾走向"六 .四" 屠殺的墳場和自己被終身監禁。中共是一代不如一代,今日的胡溫更是如此。他們的腦袋裡除僵化的毛的思想衣缽之外,已不知還有其他思想。難怪胡錦濤在訪俄時,記者問他讀過哪些俄國文學名著,這位中共黨魁居然回答說看過兒童讀物的《卓亞和舒拉的故事》,這種回答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的貧乏和淺簿,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他卻是忠心於中共的第一大奴才,為死保中共竭盡全力。

中共已徹底墮落,中共統治集團內充塞的是極端卑鄙的鑽營者、無恥的奉承拍馬者、道德敗壞者、流氓騙子、殺人犯、兩面三刀的野心家和陰謀家,貪官污吏比比皆是,橫行霸道。這是一夥沒有信仰、沒有思想、厚顏無恥、冷酷凶殘、唯利是圖的既得利益的黑幫集團,它是中國社會腐敗和罪惡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集團內是牛鬼蛇神的天堂樂園,是獨立人格和獨立思想的地獄,稍有良知者是無法生存的,也容不得他生存。在這個集團內只有無心的人才能安居,只有無目的人才能安心,它決不會產生什麼中國的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

中國不需要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心就可以改變社會,解決共產黨問題,因為中國有《九評》。《九評》徹底揭開了中共的畫皮,淋漓盡致地暴露了中共的邪惡本質,給中國人新思想、新思維。它喚醒了民眾,它喚起了一切滅共的力量。《九評》高舉天滅中共的旗幟,它引發的退黨大潮,是在動員、組織和聚集億萬民心,是在匯合一切反中共的力量,是在聚合神州大地上東、南、西、北、中的一切毀滅中共的正的因素。《九評》所引發的這場史無前歷的退黨大潮,為徹底解決中共作了最廣泛的思想輿論準備,做了最堅實的組織準備,打下了最深厚、最廣大的民意基礎,為埋葬中共提供了最充分、最可靠、最堅實的思想保障、人力保障和物力保障。這就是目前《九評》和由它引發的退黨大潮所展現的偉大的現實意義。

如今,歷史在等待,歷史將再現"仁者無敵"、"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偉大真理。當億萬顆覺悟了的人心匯合、串聯、聚集、聯合和相溶在一起之際,任何一個偶爾的突發事件,任何一場小小的兵變,甚至一粒星星之火,就足以使中國社會內外上下、軍內軍外、海內海外匯成一片,溶成一體,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致中共於死地,瞬時間輕鬆地解決共產黨問題。就這樣,在平和的、理性的、慈悲的、人心的"顏色革命"之中徹底解體了中共。社會依然保持著平靜和穩定,人心在升華,道德在回歸,文化在復興,一個沒有共產黨的新中國自然而立起。

2007 年12月 30日 於多倫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天騏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