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與蔣友柏談蔣家

上個月,與蔣友柏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訪談。怎知此後至今,"大中至正"被拆、"慈湖撤哨關閉",接連發生,"去蔣"議題再度揚塵。塵埃難以落定,我也遲至今日才把這專訪出手。

蔣家第四代 蔣友柏 

明天(12月25日)上午,身為蔣家第四代的蔣友柏,將召開記者會宣布以部落格(博客)型式響應外界對蔣家的關切;而那天(11月21日)上午,同一個時間的訪談,竟像是他的" 預演"了。

蔣友柏,1976年出生,曾祖父是蔣介石,祖父是蔣經國,父親是蔣經國的第三子蔣孝勇。

"過去這幾年來,我常常思考一些問題:假如上天讓我曾祖父能夠再活過來一天,他會利用僅有的那一天的時間做什麼事?假如上天讓我祖父能夠再活過來一天,他會利用僅有的那一天的時間做什麼事?假如我可以替我曾祖父做一件事,他會希望我替他做什麼事?假如我可以替我祖父做一件事,他會希望我替他做什麼事?

我甚至有好幾次到愛國東路的丹堤咖啡(註:蔣介石紀念堂鄰近的咖啡館),買了一杯外帶咖啡,自己一個人坐在中正紀念堂的階梯上冥想,一坐就是三個小時;想著我和我的曾祖父、祖父對話,他們會想跟我講什麼;還有想著我的小孩和將來的孫子,當他們到這個地方看這個紀念館的時候,他們會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他們又如何看這兩位曾經當過總統的祖先們。"

"銅像"

針對我的訪談,蔣友柏熬夜先寫下了數千文字,回答我的提問。這是其中一段文字,在那蔣介石紀念堂"命運未卜"的時節,讀到一位蔣家後人相當坦白的沉思。以下的文字也是:

"我不曉得我的後代,將會如何看那尊銅像,看這個在臺北市中心佔地幾千坪的紀念堂,但是至少我知道在那個時候那個銅像是錯的,任何國家領袖在他過世後馬上就樹立銅像蓋紀念館,這真的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要樹立銅像要蓋紀念堂,也要等他死後100年(至少也要50年)再蓋,假如50年後、100年後的人民會想要替你鑄銅像蓋紀念堂,那才表示你真的是偉大。"

蔣友柏甚至很犀利的表示:"據說,臺北中正紀念堂裡的銅像是全世界僅次於莫斯科列寧銅像的第二大銅像,而且我曾祖父過世後遺體由民眾排隊瞻仰數日數夜,全世界有這種待遇的好像只有蘇聯的列寧、中國的毛澤東和北韓的金日成,我實在不知道國民黨把我曾祖父當成他們的圖騰,然後與列寧、毛澤東和金日成相比,這樣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做為一個蔣家的後代,尤其是我選擇住在臺灣、生根在臺灣、讓我的小孩在臺灣成長受教育,我當然不希望我的小孩受到不好的影響,所以我會很期望這些對的或是不對的,都變成歷史的一部分,而不要再拿出來天天吵。"

蔣友柏沒有從政,也沒有加入國民黨,近幾年來為人所熟知的是,開設橙果設計公司,活躍於臺灣產業界。帥氣的外形,也屢屢使他和明星並列,成為票選活動中的熱門人物,臺灣一家時尚雜誌近日公布"2007十大過癮男人",蔣友柏就名列榜上,入選原因是"經營設計公司有成、愛妻愛家好男人"。

蔣友柏的形象與以往的蔣家人大不相同

他不沾政治,但仍難以擺脫政治的塵埃。一波波的"去蔣",揚起歷史的灰塵,而他,似乎在煙塵中努力的保持眼界與思緒的清明。

和他談及相關議題,他總是說,他會從國事、黨事、家事,三個層面來看。(他也強調,他說的是他個人看法,並不代表家族其它成員的看法)

"移靈"

譬如說"移靈"(蔣介石、蔣經國靈柩遷葬一事),蔣友柏表示:"對我個人而言,首先我要問的是,這是國事還是家事?我要請有關的政府單位回答這件事的定位:是要做為國事來處理,或者單純的當做蔣家的家務事。"

"如果政府的觀點認為這是國事,那就請必須承認其為國家元首之地位,無論這個國家叫做臺灣國或叫中華民國,你都必須把他當成一件國事來處理,當然經費就必須由國家來負擔。 假如政府不願意當成國事來處理,而要定位為蔣家家務事來處理的話,那也可以,這件事必須尊重蔣家家族長輩的決定,我雖不能代表所有的蔣家人發言,但至少我個人的意見會遵守我曾祖父、祖父的遺言,把他們的遺體燒成骨灰移靈回浙江溪口,費用也不用政府來負擔。"

"至於骨灰如何送回去,如何與對岸政府協調,我想我自有我的方法。"

問他會用什麼方法?他沒有明言。至於曾祖父的家鄉,浙江溪口,十多年前,他陪父親蔣孝勇回去過。那時父親已生病,身為長子的他一心照顧著父親,無心多想其它。

而今他也為人父,一雙"得"字輩的稚齡兒女,是蔣家第五代。

問他,可曾帶孩子們去過蔣介石紀念堂(現在叫臺灣民主紀念館)?他笑答:"帶他們去餵過鴿子。"(註:廣場大門前常有大批鴿子聚集)

再問他,會如何對兒女述說自己的家族?又希望他們將來成為什麼樣的蔣家人?他說:" 他們成為正當人就好",他會以較廣的角度來看待蔣家過往,好的壞的都不迴避,只是目前孩子還小,眼前藍綠的爭端又太複雜,他還不會對他們多說家族事。

那天在訪談中,也曾問他,覺得自己"最像"蔣家的是什麼?"最不像"蔣家的又是什麼?他答得很快,"最像的是我有guts(膽識)"!而他也說,自己沒有不像蔣家的部分。

蔣家後人中,目前最活躍於臺灣社會的,一是第三代,做立法委員的蔣孝嚴,另一就是第四代,做設計搞創意的蔣友柏了。

總覺得,在20世紀,蔣家為人所熟知的,是政治人;到了21世紀,蔣家最鮮明的形象,將可能轉變為創意人,而個中代表,就是蔣友柏。然而,臺灣藍綠之間的紛擾,2008大選之前的爭逐,這氣氛,讓21世紀的蔣家人,依然得面對20世紀的糾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