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冰川萎縮加劇

xiaomin/qIOri7sM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報告顯示,近5年來,由於氣候變暖,中國的冰川萎縮加劇,一些區域的冰川萎縮比例超過了18%。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的報導。

中國科學院寒旱所近日公布的「冰川資源及其變化調查」顯示,受調查的中國近兩萬平方公里冰川總體處於面積縮小狀態,五年來縮小比例為百分之七點四。伊犁河流域、準噶爾盆地、雅魯藏布江上游地區冰川萎縮比例在百分之十八以上,祁連山、瀾滄江等地區冰川的萎縮在百分之十以上。調查還顯示,一些冰川厚度明顯變薄,如祁連山老虎溝十二號冰川海拔四千四百米以下區域冰面厚度降低了二十至二十五米;羊龍河五號冰川末端退縮約了二百六十米。德國多德蒙特大學國土規劃專業博士王維洛表示,中國西部冰川退化將對中國全國的生態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的青藏高原是主要的冰川所在地,中國的幾大河流都是從那裡發源的,無論是長江、黃河還有瀾滄江、怒江以至於往西去的伊犁河。水源的主要的來源是春天到夏天冰川融化的水。如果中國的冰川面積減少,厚度減薄以後,對中國的幾條河流的影響將是很大的。」

新華網的報導說,參與調查的中國科學院一名研究員表示,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中國西北地區過去幾十年升溫明顯,帶來的影響也使這些地區出現了冰川退化、凍土退化、綠洲萎縮、沙化加劇等等環境問題。對此,王維洛評論說,

「可以把整個地球作為一個大的系統來觀察,每一個人所做的溫室氣體的排放等等都會影響地球變暖。但是,如果你從局部來看的話,溫室氣體排放中國現在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個溫室氣體排放大國。」

王維洛表示,中國西部的人類活動也是造成冰川退縮的原因,

「舉個例子,就是黃河源頭的冰川後退和黃河源頭的亂開發是分不開的。黃河源頭他們當時說幾十萬人到那個上面去亂挖金子,現在在新疆又是幾十萬人開著推土機在什麼玉石礦。再這麼折騰幾下的話,再好的環境、再好的冰川受不了。」

中國科學院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冰川佔全球中、低緯度冰川面積的50%以上,中國境內的冰川每年提供的融水量,跟黃河多年平均入海淨流量相當。冰川的萎縮,導致中國一些地區超採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生態遭到破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