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資增長全球第一仍難追物價增長速度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在2007年的工資增長幅度全球第一。不過,許多中國民眾並未感受物價膨脹的壓力有所減輕。有分析指出,工資增長的幅度跟不上國內生產總值的速度是主要原因之一。

30多歲的史小姐在深圳從事教育業,工作穩定屬於白領階層。湖北出生的何女士則是在海南從事服務業。她們住在不同的城市,收入也不同,但卻有同樣的感覺,那就是:工資增長的幅度跟不上物價膨脹的速度。

史小姐說,物價上漲對自己生活品質的影響倒還不算太大,但是油價和日用品價格上漲的確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而以房價為例,這是白領階層最擔心的。她說:"報上刊登的房屋均價是1萬7千左右一平米,但實際上是不只(這個數字)的。我們周圍的房子,在市中心的房子一般是2萬到2萬5千一平米,這是均價。根據我們的工資,不可能在10年之內買一套房子。"

何女士在談到價格的時候說:"買不起倒還不至於,就是說可能會少買一些,會考慮到數量,不像以前會買那麼多。"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快*

全球性管理諮詢公司合益集團(hay group)上海分公司9月份發布一份中國薪酬調查報告,其中的數據顯示,預計2008年中國的基本工資將平均增長9.4%,高於去年的9.1%。通貨膨脹預計為3.2%,所以員工能享有的實際工資增長將達到6.2%。合益集團今年早些時候的報告指出,中國2007年的工資增長幅度將為全球第一。

合益集團資深分析家何先生說,薪資增長的幅度要配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速度,加薪是為了要保證生活質量不要下降。雖然對中國薪酬增長持續樂觀,但對於一般老百姓還是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何先生說,主要因素是由於工資上漲的幅度跟不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速度。

何先生說,其實一般員工真正的淨工資增長額可能只有1%到25之間,因為生活成本增加,對社會福利的負擔也增加。他說:"在中國它每年的gdp增長速度不能拿來跟歐美國家比較,可是在中國它的絕對值比較起來不是那麼大,跟基本工資低有關,正因為如此,市場的發展也比較快。"

*與物價增長掛鉤?*

廣東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韓兆洲對中國媒體表示,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幅度應該高於物價指數。中新網也報導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生產了美國30%的消費品,但是工資水平只有美國的4%,在國內生產總值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工資人均水平增速已經連續多年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

許多專家認為,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工資增長應該跟物價指數增長掛鉤。還有媒體分析說,漲薪是解決物價上漲的一個出路。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