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偽劣產品逮捕數百嫌疑人

中國在全國範圍打擊偽劣產品的行動中星期一逮捕了數百名涉案嫌疑人。這是為解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產品質量的擔憂的持續努力過程中的一個最新舉措。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人表示,當局星期一在全國範圍逮捕了774名涉嫌生產或推銷偽劣食品、藥物以及其它產品的人員。

這次搜捕行動源於今年8月展開的產品安全行動中被揭露的626起刑事案件。中國國家質檢局星期一在其網站上公布的消息說:「所有地方政府和一切部門都對非法生產和銷售偽劣產品施加了強大的壓力。」消息說,政府破獲連續破獲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案例,對偽劣產品的案件進行了有力的打擊。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認為,質檢局的動作具有相當的規模,但是整體來說,中國在打擊偽劣產品的力度上仍然顯得不足。他說:「當然不夠,遠遠不夠,因為假的東西已經太多了。中國質檢局逮捕這774人,儘管還不夠,但畢竟是一個進步,我們也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周孝正認為,逮捕這些犯罪嫌疑人其實是在治標,而要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就要標本兼治,而以治本為主,重點在於預防,預防犯罪、預防偽劣產品的生產製作是問題的關鍵。他說:「中國造假的問題應該說已經相當嚴重了,我們中國的誠信缺失、世風日下已經是大事了。已經上升到構建和諧社會所必須要解決的重大矛盾和問題。」

*贏得國際信心*

中國近幾個月來加大了打擊偽劣和不安全產品的力度,以便贏得國際對「中國製造」這一標籤的信心。中國製造在最近幾個月裡因為一系列產品的質量問題而黯然失色。中國生產的牙膏、水產品、汽車輪胎以及玩具等都有潛在危險的化學物質而在海外市場被禁止或召回的案例。使得中國產品受到了國際間的強烈懷疑。特別是今年3月中國生產的寵物食品造成北美地區的貓狗死亡的案例後,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的信心急劇下降。

中共政府表示,4個月來的在全國範圍進行的質量監察運動目的在於強化監督和監察力度,加強對生產許可和標示的管理力度。中共官員說,在9月的質量監督運動中,18萬7千多名食品產品安全檢查人員檢查了37萬個企業和1萬7千個市場,顯示中國打算將質檢運動作為一個長期的行動。中國從7月開始加強了對產品的質量監管力度,特別是在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因定罪被處決以後。鄭筱萸因受賄而允許數百種藥品上市銷售,其中有些證明會導致生命危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